在元宇宙的概念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后,厂商们纷纷涌向这一领域。但目前国内外厂商推出的元宇宙产品都不能满足用户的期望,元宇宙场景的构建和实际应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各大厂商推出的元宇宙产品并不能带来太多的沉浸式体验,但国内外科技巨头在bug上处于同一水平。
以Meta为例。由于VR头戴式显示设备无法跟踪用户的腿部动作,在早期版本中,用户的化身缺少了下半身。
国内,淘宝在未来城的卡顿,跳转到视频时的优化问题,至今没有解决。最近百度的元宇宙平台“西让”也是满满的穿帮和卡壳。
左上方是Meta“上身”优雅bug;左下方是百度西让的《穿一个模子》;右边是淘宝未来城跳虫。
“但如果你找到一些可靠的供应商,你就不会被这样推翻。”一位资深游戏设计师认为,目前各大厂商的元宇宙产品之所以问题这么多,是因为他们还是用to B的逻辑做to C产品,在流水线上抢着上线赶鸭子上架。
“为什么大厂拿不出好的元宇宙产品?”光子星球从多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问题主要集中在产品设计思路不清晰,游戏开发经验不足,商业植入过于生硬。
在游戏开发,数字营销,和一些元宇宙供应商看来,大厂的元宇宙场景目前几乎是失败的。
1.元宇宙信息流和短视频?元宇宙电商的背后首先是营销升级。
元宇宙产品多构建在3D空间,营销内容嵌入场景。内生逻辑更接近兴趣电商的范畴。从效果来看,Metauniverse将短视频直播电商和游戏电商融为一体。电子商务游戏提供商杭智宇的创始人陈星将元宇宙视为短视频和直播的升级。
另一种观点认为是传统信息流广告的升级。慕辰是知名品牌数字管理公司若愚辰信息中心的负责人。他说,“虽然现在元宇宙存在很多问题,但我认为它至少会逐渐取代信息流广告,带来营销方式的改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元宇宙确实在三个层面改变营销方式。一是作为服务工具,二是作为产品表达,三是创造新的线上场景。
虚实融合技术作为一种服务工具,在美容领域已经有了现成的案例。沙宣和若雨辰此前曾围绕一款新产品在应用中推出过照片搜索;用户拍摄自己头发的照片,并将照片反馈给品牌。AI会根据照片中头发的尺寸来匹配相应的产品,并告知护理方法。
受限于电商平台接口的开放性,上述方案难以直接产生经济价值,大部分品牌持观望态度。
相比服务工具,元概念产品作为产品表现形式更为外界所熟悉。比如商品中的3D照片已经取代了原来以图文或视频为主的详情页,在线房产租售平台上的3D详情页,包括携程推出的“云之旅”,等等。各种名为“元宇宙”的产品,其实只是为了寻求一种更好的产品表达方式。
过去一年,3C和汽车品牌对元宇宙的需求最为强烈。
慕辰曾经为某笔记本品牌提供过一个元宇宙解决方案,用3D模型呈现笔记本的全貌,然后用渲染等动态方式呈现产品参数——。以前只能靠图片和参数表叠加来实现。
在过去的一年里,陈星的游戏公司也与许多汽车制造商进行了接触。“不久前,我们为大众汽车制造了Meta Universe 4S店的产品。我把链接发给你,打开后可能会有一点卡片。”
品牌在做文章,电商平台却野心勃勃。在过去的一年里,猫狗都推出了元宇宙产品,并且都得到了高层的背书。
JD.COM集团高级副总裁、JD.COM探测研究院院长陶大成认为,3到5年后,超宇宙会发生质变。原阿里集团CTO李成在去年双11期间提到,未来整个系统的数字世界将与现实世界深度融合,只有通过深度的实时融合,才能形成真正的同频共振,共同创造确定性。
图为《天猫2023理想生活空间》中Jackson Yee与3D场景的融合。
无论淘宝未来城,天猫2023的理想生活空间,还是京东的虚拟直播。COM的垂直品类在双11,包括百度的“Xi让”,大厂更喜欢推出“大而全”的元场景。不过从用户体验和实际效果来看,有点大。
以上产品在营销插入上都过于生硬,无法激发用户的购买欲望。以“淘宝未来城”为例,无非是在3D场景中“强行”插入品牌直播入口,营造氛围,为用户打造虚拟头像。
“一堆外形一样的虚拟人在屏幕周围跑来跑去,但是没有交互功能,虚拟货币里也没有震动等强烈的提醒,也没有植入的引导告诉用户是什么。”陈星认为,游戏厂商在提供营销解决方案时,必须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考虑问题,而电商推出游戏营销工具,是希望把产品卖出去。
这种完全不同的理解,正是目前大昌源产品频繁翻车的原因之一。
“超宇宙产品必须考虑两个问题,要么你用社交和内容来消磨时间,要么你设置付费解锁内容来消磨金钱。”在上述人士看来,电商元宇宙场景的实际效果可能还不如一个消费乐。更何况上网换个皮真的不贵。
第二,压在元宇宙身上的投资、技术、立场等几个障碍,都阻碍了大厂推出体验良好的元宇宙产品。
实时交互技术厂商Instant Technology的行业运营专家Lily最近对《光子星球》表示,从周期上来说,即使Instant Technology推出了自己的类似SaaS的超宇宙解决方案,如果不进行定制,至少也要一个月才能上线。
“一切都建立在人力的堆砌上,比如材料的堆砌比较多,需要快速响应艺术模型的制作等等。像现在,如果我们做一套西装,包括场景、发型、衣服以及适应所有动作和表情的配饰,都需要很长时间。一套西装走完整个流程可能要三到五天。”
长周期之下,还是需要大量的开发成本。“如果我们做一个类似于我们演示产品(ZEGO Land)的标准产品,那还好,但是一旦涉及到本地定制,就很难降低成本了。”
确切的说,成本和体验成正比。业内人士表示,一个标准化的虚拟直播解决方案只要几万元,但效果并不理想。如果追求定制,那么成本会无限接近网游的开发,没有性价比优势。
成本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障碍。
慕辰告诉光子星球,去年双11之前,所有品牌都在紧缩开支,希望“在不涨价的情况下增加数量”,很多从未接触过元宇宙产品的老板根本不感兴趣。“几十万的标准产品没有效果,几百万的定制产品,客户也不愿意付费。”
技术和优化问题也阻碍了metacosmic产品的发展。
2022年,大厂推出的元宇宙产品全部卡顿,甚至系统崩溃。问题可能来自于对UI的过度追求,导致硬件或网络无法承载,缺乏对手机机型的优化能力,无法解决多人同时在线的问题。
“淘宝未来城”系统崩溃截图
据了解,目前无论大厂小厂的元宇宙产品,大多只能做到一万人同时在线的情况。比如最近网易和央视合作的网络春晚,万人实时互动;多人实时元宇宙I
比如Lily利用空间视野对产品进行切割优化的想法,其实来自于游戏行业,利用远距离视角下的低模式来降低硬件和网络负荷;近距离使用高模式,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此外,针对不同的机型,很多元宇宙解决方案服务商都会对SDK进行优化,甚至会适配三年前的千元机型。
即便如此,短时间内大量用户涌入还是会造成拥堵,更不用说高并发问题了。要进一步保证产品体验,只能花钱扩张。
Metauniverse现有的商业模式使得供应商不可能像在游戏领域那样投入大量资金。
大多数主流产品,如SaaS平台,都会按年收费,但对于那些只有几天一个月活动策划的公司来说,按年授权并不划算。因此,这些制造商也试图提供一种基于项目的计费方法,以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但由于材料的重复使用,很难兼顾到定制需求。
目前,大多数超宇宙产品会找到具有3D制作能力的第三方,如陈星的公司,但他们的外包属性往往缺乏创意。另一部分厂商会专门找设计公司设计形象,然后把形象拿到外包工作室制作成品。这些公司要么深谙营销之道,要么会初步形成平台能力,比如即时科技。
“元宇宙是一个多行业综合写作的东西。在实际合作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团队在互相甩锅。”经过多次合作,陈星的团队发现了这个年轻产业链中的老问题。
第三,巨头们不可能单独“元”在一起。淘宝/天猫和JD.COM有独立的团队开发超空间产品。
显然,游戏产业链很可能会被复制到元宇宙产业中。陈星说,他的团队可能参与了超宇宙项目。毕竟通过另一个游戏化营销解决方案平台,他已经间接与淘宝合作,外包时会优先考虑已经入库的合作伙伴。
因此,图标和材质、开发设计、运营维护等游戏产业链将深度参与未来元宇宙的构建。但是,收入和成本之间会出现悖论。——在元宇宙的发展进程越来越接近网游的时候,实际应用场景是否能带来接近网游的收入,至少目前各方的答案还是否定的。
如上所述,很多品牌商因为成本和自身的惯性思维,还处于测试阶段,即使看到元宇宙提供了全新的营销场景和营销方式。
“虚拟人直播和直播数据的差距还是挺大的,尤其是黄金时段,品牌还是愿意用成本更高的直播。”慕辰认为,品牌方更看重实际运营指标,虚拟人乃至元宇宙只能在午夜、凌晨等边缘时间徘徊,热身不做主角是可以的。
从现有的营销案例来看,不同行业对元宇宙的需求存在巨大差异,客观上阻碍了产业链的发展。没有标准化的产品,降低成本是不可能的。
一些本地服务或旅游,如连锁快餐、连锁饮品、消费品牌等,主要通过数字人或元宇宙场景进行品牌化。理想情况下,超宇宙对于他们就像《海尔兄弟》对于海尔一样。
针对美妆、服装、3C、房产租售行业,Meta Universe提供了全新的场景体验,从而解决了必须到店试用的痛点。用陈星的话说,“前提是你的模型必须足够现实”。在虚拟世界中重构现实,面临着技术、合规、成本的考验,尤其是涉及到用户。
至于那些如过江之鲫,奔向元宇宙的互联网巨头,闭门造车的产品很难说是成功的。
以场景的沉浸感为例,大厂的超宇宙连音效都做不好,但在一些服务商眼里,这已经不是问题;凌乱的3D场景和社交功能的缺乏在很多年前就被游戏厂商解决了
来源:微信官方账号:光子星球(ID: TMTWeb),详情,见未来!
本文由合作媒体@ Photoplanet授权,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大家都是产品经理。平台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