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网站|NFTS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应用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区块链应用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广告位

去伪存真,区块链应用到底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这是第2979篇原创第一篇,4个字。

关注秦朔的朋友圈ID: qspyq 2015

两周前,区块链成了一个热词。上周,区块链概念股再次被资金热炒。继上周一诞生近期罕见的“百股涨停”后,周二相关概念股开始分化,尾盘甚至出现“炒板潮”。很多疑似热点的后续品种纷纷走下神坛。

2008年后,比特币的诞生标志着区块链的第一个应用正式诞生。在币圈和ICO(第一次代币发行)的几年泥沙俱下后,链圈处于漫长的技术休眠期,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各种区块链的实际应用逐渐浮出水面。同时,Libra的出现也加速了全球对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讨论和研发。

尽管如此,区块链技术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其实际应用仍处于测试阶段。就金融和其他领域而言,区块链意味着什么?未来实际应用前景如何?在天秤的压力下,数字货币这个全球央行会如何发展?

如何简单地理解区块链?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它本身就是一系列密码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个数据块都包含了多次交易有效确认的信息。

如果你想直观地理解区块链,那么支付宝的案例更合适,它已经被多次用来解释什么是集权和分权。比如你想用支付宝买手机,交易流程是这样的:把钱付给支付宝——支付宝收到后会通知卖家发货——卖家发货——你确认收货——支付宝会把钱付给卖家。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你是在和卖家交易,但是这个交易还涉及到第三方,也就是支付宝。所以如果支付宝系统出了问题,交易就会失败。

去中心化的方式就是你只需要和卖家交换钱和手机,然后双方都声称已经完成交易,流程就完成了。但去中心化后,整个系统没有权威的集中代理,信息的可信度和准确性会面临问题。此时,基于区块链科技,形象地说,账本在每个人的电脑上,也就是我声明我给了卖家100元,这个声明被所有用户收到了。这种支付操作不需要第三方的参与。全网用户都知道我给了他100块钱,大家就从我的电子账本上减去这100块钱,加100块给卖家。去中心化和加密是区块链的重要标志,所以原则上区块链技术可以在技术上保证安全。

虽然理想中的区块链是美好的,但区块链技术在技术和规则上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区块链解决的所谓“不信任”问题也仅限于区块链上的数据。因此,区块链要想与实体业务对接,就必须进一步推动实体与数据之间跨域“游戏规则”的建立,这也是目前实际应用仅限于试水阶段的原因。

近日,一家中型银行的CTO在与笔者的交流中提到,虽然该行此前已经推出了基于区块链的信用证,技术已经实现,但与目前的系统相比,效率并未得到明显提升。最大的问题是目前的整个交易流通体系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有些集中设置不需要刻意“去中心化”。关键是找到合适的场景,技术还有待提高。

现在各行各业的人都喜欢用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或“技术炒作周期”)来描述5G的演进,区块链或许也适用。即一项新技术会经历五个阶段:触发期、预期扩张期、低谷期、恢复期和成熟期。在泡沫时期,这项技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热点,媒体也会大篇幅报道。但是各行各业往往并不是特别了解这项技术,只是觉得赛道很长,机会很大。但是过了这个时期,技术的局限性就会越来越被发现,然后热情消退,进入衰退期。然后大家会逐渐发现技术越来越成熟,更多的应用出现,然后才会真正应用。这是恢复期。

供应链金融的应用

不可否认,相比前两年的炒作,2018年是一个分水岭。2019年,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如何应用区块链技术解决某个行业或领域的问题。比如食品溯源、司法存证、音乐版权等。还包括供应链金融数据的真实性,以满足金融产品的应用问题。

万向区块链董事长冯晓此前也提到,技术问题可能很快不再是区块链行业的主要障碍。接下来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处理区块链,能否产生附加值,能否找到合适的场景进行概念和设计。

目前,在汽车物流供应链领域,区块链的优势逐渐凸显,并出现了一些落地应用。

这个行业的痛点在于很多整车物流的承运人都是个体户,货车的过路费、油费、维修费、司机工资都是不小的开支。而运费往往账期较长,资金周转容易出现问题,难以继续拓展业务。以前,银行很难接触到这些运营商。一是贷款金额太小(几万到几十万元);二是很难对这些贷款申请进行专项调查,承运人也很难向银行提供应收账款凭证,提交贷款所需的审计报告。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运输链联盟-汽车供应链物流服务平台”为例,通过整车物流业务利益相关方的链状管理,汽车主机厂和物流总承包商可以在线发布订单和运单,各级承运商可以在线记录作业交接凭证、结算凭证、发票等业务数据,实现上下游企业的在线对账。金融机构可以根据链中记录的业务数据为运营商提供融资服务。

简单来说,这是为了增强对运营商的信任,让银行敢于向运营商提供金融服务。对于运营商来说,银行贷款利率从15%到18%降到7%左右,显然是很大的优惠;对于银行来说,对信用等级高的汽车厂商贷款,只能收取优惠利率(约5%以下)。现在这些企业为承运商担保,证明他们每个月确实会支付一定的运费(应收账款)给承运商。银行更敢贷款给运营商,相当于赚了更多的利差。从整体效果来看,这种模式实际上降低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因为如果载体得不到银行贷款,很可能会借民间高利贷。目前,类似上述的区块链场景应用越来越多。

海外探索利用区块链加快银行间交易结算

区块链的另一个理想场景是银行之间的交易结算,这是摩根大通以前探索过的。

摩根大通银行间信息网络(IIN)自2017年试点并于2018年推出以来,发展迅速。截至今年9月,已有包括德意志银行在内的400多家银行加入,其中正式上线的银行超过65家。

IIN旨在利用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为复杂的跨境支付行业提供更好的服务,让资金更快、更方便地到达收款人账户。参与银行也成为应用程序开发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可以开发符合自身需求的解决方案。

具体来说,这种场景有可能解决耗时长、劳动密集型的银行间交易结算的痛点。全球银行间资金结算每天可能在万亿美元的量级。之前需要庞大的中后台人员,进行一些重复性的工作(比如对账)。试想一下,如果今天5家银行有5000亿的资金流,以前是各自记账,中后台需要很多人来对账5家银行的账目。现在如果使用分布式账本,共享账本可以实现一秒对账,节省了大量中后台人力,也节省了资金在途中的时间。在途资金不能产生利息,资金早到账就能早放。

据悉,摩根大通之前算过一笔账,仅建立基于区块链的清算系统,每年就能产生数十亿美元的综合效益,包括提高资本效率后增加的利息收入。

跨境汇款也是适用于联盟链的场景。第一个优势是时间短,因为与传统支付系统不同,区块链上的交易和清算是实时的。其次,还可以降低汇款成本。

然而,就区块链交易所而言,它仍处于研究阶段,其实用性有待验证。此外,据报道,全球许多证券交易所也在研究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证券交易的全过程,以提高证券交易、清算和结算的速度。

问题是传统交易所的技术实力很强。上述消息表明,全球交易所正在研究分布式账本技术对清算结算的潜在影响,短期内可能仍停留在试验阶段。传统交易所只负责交易撮合和确认。从此,股票的结算在结算公司,资金的交割是银行的事。“三权分立”的模式是在经历风雨后形成的。效率上,上交所每秒交易超过20万笔,完全可以承受T 0。如果使用区块链,则是“三步整合”,不仅效率低下,还可能带来未知的风险。

天秤座的未来是不确定的,DC/EP不需要以区块链为基础。

在说数字货币——央行之前,我们不得不提到Libra。今年6月,脸书发布了天秤计划白皮书,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轰动。Libra将建立一个去中心化区块链、低波动性加密货币和智能合约的综合平台,这被称为区块链行业的颠覆性实验。

但在7月,美国监管保守派已经如火如荼。美国国会在7月16日和17日举行了两场听证会,对天秤提出质疑。主要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隐私,二是如何保证反洗钱,三是关于国家安全或者如何防止对金融体系的冲击。“天秤之父”马库斯尽力回答问题,但并没有排除。马库斯还表示,在监管落下之前,Libra项目不会启动。

与大多数加密货币不同,Libra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完全由真实资产储备支持。每种新创造的天秤座加密货币都有一篮子货币和相应价值的短期国债,以此建立人们对其内在价值的信任。然而,问题是,天秤座如何管理资产价格的波动?如何真正保证资金管理的安全?它的受众能接受吗?一旦推出,将对全球货币体系造成极大冲击,监管被追堵可想而知。

先说中国银行正在酝酿的数字货币DC/EP(数字货币/电子支付)。它不像天秤座那样使用真正的区块链。根据邹传伟的研究,通用区块链、DC/欧洲可能会使用基于UTXO(未用交易输出)模式的集中式总账,但仍属于Token范式。这种集中的账簿体现在央行维护的数字货币发行注册系统中,不需要运行共识算法,不受区块链的性能瓶颈制约。区块链可能用于数字货币的物权登记,处于辅助地位。

之所以不需要放权,是因为系统是由央行维护的,央行的信用明显高于商业银行和其他私人机构。DC/EP没有必要引入以区块链为代表的分布式信任机制,所以DC/EP使用集中式账本是有意义的。当然,基于UTXO模式的集中式账本也可以看作是“退化”的区块链(或者只有一个节点的区块链)。

用户需要使用DC/EP钱包,其核心是一对公钥和私钥。公钥也是一个地址,人民币的数字证书就存放在这个地址里。此数字代金券是基于100%人民币储备而发行的。用户可以看到其他用户的地址,但不一定知道地址所有者的身份。央行通过其管理的数字货币登记中心知道地址与用户身份的对应关系,但在实名制登记上不一定强。

就DC/欧洲交易而言,用户可以通过钱包私钥发起地址间转账交易。DC/EP转账交易不像公链中的代币交易那样广播到点对点网络,再由矿工打包成块,运行共识算法,而是直接由央行记录在集中账本中。

虽然DC/EP还在酝酿阶段,但各界也认为“断直连”后会对第三方支付(支付宝、微信)造成一定冲击。但如果DC/EP钱包所依赖的公私钥应用在普及程度、用户体验、私钥安全管理等方面没有明显提升,就会出现专门的数字货币托管和支付机构,这是私人机构参与DC/EP的主要机会,场景的挖掘也很重要。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图片|视觉中国”

广告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区块链网站|NFTS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klwz.com/qkl/jishu/5584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