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网站|NFTS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商业和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区块链商业和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广告位

区块链商业与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展望

【能源人在看,点击右上角添加‘关注’】

1.什么是区块链技术?

当我们谈到区块链技术时,大多数人可能会想到分散记账,但什么是分散记账呢?我们先来看记账这个词。“记录”是指记录的汇编。“会计”可以指广义上的数据。“记账”是指数据的存储和计算。什么是去中心化?构成区块链系统的众多计算机不是由一个中央机构或组织所拥有,而是由许多机构、组织、团体等共同拥有。所以,从本质上说,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在分散的计算机网络基础上存储或操作数据的技术。这项技术的特点是,任何数据存储在这个系统中后,都不能被破坏或篡改。

2.区块链技术的商业价值

2.1区块链技术商业价值的本质

区块链技术与传统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相比有什么优势?核心是区块链技术是分散的,而传统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是集中的。

去中心化比中心化有什么优势?我们以新浪为例。新浪是一个集中的信息平台,公众只能阅读新浪提供的新闻。如果新浪对发布的新闻进行篡改或删除,公众很难感知。如果是去中心化的信息平台,新闻发布后,包括平台本身在内的任何人都无法篡改或删除发布的新闻,因此公众完全可以相信新闻发布后没有被篡改。

基于这种不可改变的区块链技术特征,我们可以构建一个低成本的信任中心,解决商业社会中信任成本高的痛点。

信任是商业社会的基础,建立信任是商业交易的前提。没有信任,任何商业交易合作关系都不可能长久。在商业社会发展的初期,信任是建立在个人关系的基础上,依靠血缘关系,影响力有限,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培养,成本很高。

然后,基于以“契约”和“契约”为约束力,以法律和制度为保障,以“违法必究”的法律逻辑形成的违法成本预期,建立起制度信任,这是现代商业社会运行的基本准则和基石。制度信托有效地扩大了信托的适用范围,但由于需要一整套社会规则、法规和法律,其运行成本仍然很高。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基于防篡改的技术特性,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不依赖于第三方主观意志的客观信任,实现了基于机器保证的机器信任。数据存储在区块链后,任何人或组织都不能篡改数据。基于机器或算法的保证,公众可以信任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将这里的数据替换为商业社会中常见的合同或商业利益分配规则,就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保证利益分配规则的真实、透明、可靠、有效、可信。同时,基于区块链科技的特性,我们不需要一整套社交系统来做保障,利益分配规则会在区块链平台上自动计算和执行,从而大大降低商业社会在交易执行中的信任成本。

总的来说,区块链信托创造性地扩大了信任的范围,降低了信任的成本,进一步推动了人类信任的对象化进程,为更大范围的全球融合与合作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2.2商业信任的进一步分析

在分析区块链业务场景之前,我们不妨检查一下业务环境中的信任。信任是商业交易或交换关系的基础,其核心是双方或多方之间的商业利益分配规则。说到交易关系,交易双方。抽象地说,有两种交易关系:

一种是一方强势,比如甲方强势,那么乙方要想交易成立,就需要完全信任甲方,而甲方就是那个

一个是两党之间的力量平衡。此时双方的信任关系是弱的,双方都是弱的信任来源。想要达成交易,需要依靠更多的约束和成本(比如商品社会的契约制度)来建立信任,否则很难建立交易关系;

这里,我们先介绍一下“信任源”的定义及其强度。“信任源”是在交易关系中向对方提供信任背书的能力;在业务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业务交易关系中,其占据行业强势地位,能够制定行业利益分配规则,能够提供行业信用背书。场景中其他方可以信任的企业或机构可以视为强信任源;在行业中不占据强势地位,不能提供行业信用背书的企业或机构,称为弱信任源;比如在供应链金融场景下,某央企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每年向10家中小企业发出20亿采购订单,后者又向100家中小企业发出采购订单;银行可以根据订单金额为这110家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但贷款金额的确定最终必须追溯到这家央企的订单金额,这实际上取决于这家央企的信用背书。在这里,我们称这个央企为这个业务场景下的强信任源,我们称之为弱信任源是因为间接订单的中小企业无法提供足够的信用背书。

2.3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业务场景分析

从本质上来说,区块链技术是一种为降低多机构和组织合作时的互信成本而诞生的技术。我们可以从大到小分析哪些业务场景需要建立信任,需要建立什么强度的信任。

2.3.1基于全球共识的信托背书业务场景

基于全球共识的商业场景是全球一体化与合作的商业实现,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全球共识,比如全球公民的共识,或者世界各国的共识。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类似的商业场景也逐渐出现:

A.脸书的天秤座项目

Libra项目本质上是希望建立一种超主权的世界货币,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流动进行价值交换和结算。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包括全世界的组织、机构和个人,建立对天秤价值的共识和信任,能够接受它进行交易和清算。在这种情景下,不可能存在强信任源(除非建立一个世界国家),联盟中的各方都是弱信任源,因此需要合作建立一个可信的联盟。

B.国与国之间的商品交易平台

我们设想一个场景,多个主权国家希望进行商品直接交易,建立一个不依赖特定法币的国家间商品交易平台(因为存在过度依赖单一法币单向收割的情况)。由于主权国家之间天然的不信任(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平台不可能由单个国家或企业建立,因为这样国家或企业就可以控制平台上的数据(引导平台规则有利于自己一方),相当于完全信任国家或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有强大的信任来源。联盟各方都是信任的弱来源,需要合作建立更平等的联盟。

2.3.2国家主权信托背书的业务场景

数字货币,中国银行最近准备发行的人民币就是最好的例子。DC/EP(数字货币电子支付)是中国自己的数字货币。它的定位和人民币一样,只是以数字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DC和人民币一样,是中国政府认可的。由于中国政府是一个强大的信任来源,所有参与DC/欧洲计划的商业银行都可以完全信任这个来源。因此,在DC/欧洲方案中,存在二级发行结构。在中央银行发行M0货币的层面上,中央银行是一个强大的信任来源,所有商业银行都可以信任这个来源。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DC/EP的技术架构是集中在央行层面,而区块链的技术架构是商业银行层面推荐的。

2.3.3自然垄断行业信托背书的业务场景

自然垄断行业,在一个行业中,如果一个企业生产和供应整个市场的产品和服务,其总成本小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供应相同数量的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之和,就意味着该行业保证垄断供应在制度上是经济有效的。理论上,这类行业被称为自然垄断行业。在中国,垄断行业包括石油石化、烟草、电信、电力、兵器、铁路、航空、银行等八个行业。

在这些行业中,自然存在一个或多个巨头,他们共同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拥有控制行业上下游的话语权,制定行业利益分配的规则。他们可以作为行业中一个强大的信任来源而存在。很多时候,由于他们的优势地位,他们不需要与其他公司结盟来构建商业生态系统,其他公司可以按照他们指定的规则行事。但在两种情况下,他们需要建立联盟。

第一种情况:跨行业合作。

以我们实际接触到的供应链金融场景为例。A医院每年由约200家供应商供应近10亿元的各种物资。供应商希望使用医院的采购订单从B银行融资,B银行需要确认订单的有效性,但医院此时不愿意确认订单。这时可以建立医院A、银行B和很多供应商的联盟,共享订单数据,银行B可以根据这些订单数据和历史订单记录提供合格的供应商。在这种情况下,B银行需要开展跨行业合作,建立跨行业信任。此时可以通过区块链科技与A医院和多家供应商建立联盟,实现订单式供应链金融的业务。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有强大的信任源,促进业务的落地。在这种情况下,银行B是强信任源。

第二种情况:行业巨头合作。

在自然垄断的情况下,政府和公众越来越难以接受行业只有一家巨头。更多情况下,行业内会同时出现多个巨头。有时候,为了降低行业成本,提高行业效率,需要多个巨头在建立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合作。这里典型的例子就是R3联盟。R3区块链联盟成立于2015年9月。其创始成员包括9家公司,包括巴克莱银行、BBVA毕尔巴鄂银行(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澳洲联邦银行、瑞士瑞信银行、高盛、摩根大通、苏格兰皇家银行、道富银行和瑞银集团(UBS Group AG)。目前已有数十家国际银行和金融机构加入,会员遍布全球。它致力于通过区块链技术降低银行间复杂结算和清算等核心业务场景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联盟成员可以视为弱信任源,需要共同努力寻求联盟。

2.3.4松散企业联盟间信任背书的业务场景

除了自然垄断行业之外,还有大量在市场中充分竞争的行业,包括科研、制造(机械、纺织等。)、物流、零售、文化娱乐(教育、文学、IP、游戏)、医药生化、食品、房地产、农牧渔业、服务业(餐饮、旅游)等。这些行业不存在垄断,所以不存在一家或几家公司可以制定行业利益分配规则的情况。当这些企业想要建立联盟时,他们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建立相互信任。这时候这些联盟成员就是信任的弱来源,需要一起结盟。

与普通大众的认知相反,企业之间的这种信任往往是非常难以建立的。比如我们合作的一家国内头部加盟的快递公司,提供了完善的快递账单结算系统,可以和各区加盟的快递公司每日结算。但是每个区的加盟商还是会每天用笔记本记录自己当天寄出的快递物品信息,并与总部的结算系统进行对账。核心是加盟商对总部的系统不信任,总觉得会误单或者漏单。在联盟制度下仍然如此。如果是没有合法商业绑定关系的比较松散的联盟,信任就更难建立了,基本不可能建立。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传统的商业环境和技术条件下,在市场充分竞争的行业,形成类似的商业联盟生态是非常困难和成本高昂的。比如阿里巴巴投资数百亿建立基于支付体系的信任体系,才完成电商商业生态的构建。但是在新的商业环境和技术条件下,我们能否通过区块链技术,低成本地构建类似的商业生态系统?

在我们的商业实践中,有很多公司都有类似的想法。我举一个和我们合作的新三板上市公司为例。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提供生物质能源,即通过处理木材、麦秸等替代煤炭,对燃料进行升级。这项技术在几年前就已经被中国认定为零碳排放技术,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在能源供应过程中,他们可以计算节省的碳排放量,在碳排放交易所交易减少的碳排放量,并为企业产生新的收入。

这种新的商业模式的问题是,他们提供的锅炉基本都是小锅炉,比如6吨、8吨,但是碳排放交易基本都是50万吨起。因此,他们需要收集所有锅炉燃烧后的减排量,并与碳排放权交易所进行批量交易。

但是谁来统计这个数据呢?如果是公司自己的系统做统计,碳排放交易所是不会认可的,因为公司自己可能会为了盈利而修改数据;如果找第三方统计,第三方可能和公司串通,不可信;这种商业模式需要非常高的信任成本来建立,基本不可行。

在这一点上,区块链科技提供的零成本信任能力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与该公司合作,落地了一套碳排放区块链解决方案。该公司的锅炉配备了名为温度计的物联网设备,用于记录每天的锅炉燃烧量。通过无线传输技术,我们可以通过该设备将燃烧热量数据直接写入区块链并存储。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碳排放量的减少。由于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参与碳排放交易的各方都能确定数据真实、有效、可靠,商业模式才能落地。

平台建成后,行业内类似的生物质能源公司可以以加盟的形式加入联盟,利用平台的能力实现碳排放交易,从而形成一个充分竞争环境下的联盟平台。这里的区块链技术通过技术建立了低成本、强信任源的信任中心,支撑了这种商业模式的落地。

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区块链技术来支持这些业务场景?

区块链技术,本质上是用来降低多机构、多组织之间的信任成本。然而,信任并不一定要依靠区块链的技术来建立。如果机构和组织之间已经形成了强大的信任源,区块链在这里将发挥有限的作用,主要用于减少联盟间的信任摩擦,提高信任传递效率,降低信任成本;如果机构和组织都是信任的弱来源,传统的集中式技术基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区块链技术可以很好地以较低的成本建立基于技术的、独立于主观第三方的强信任源,从而实现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创新。

在这个阶段,区块链技术可以分为两类,联盟链和公有链。这两种技术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业务场景。让我们逐一分析:

3.1公共链

定义:公链是指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加入、自由退出且没有权限的区块链网络系统。每个互联网用户通过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公链软件,就可以加入公链网络,拥有对网络的全部读写权限,统一对外提供区块链服务。

技术特征:

节点数量多:公链可以支持大规模计算机联网,典型的公链系统比特币和以太坊计算机网络由近百万台计算机组成;

性能低:传统公链,如比特币、以太坊,整个系统每秒只能处理不到20笔交易,性能无法支持传统商业应用;最近两年发展起来的区块链3.0技术,通过各种技术优化手段,如VRF、VDF、碎片化等。已经能够在保证安全和去中心化的特点下,将性能提升到原来的50-100倍,每秒可以处理1000个以上的事务,接近传统集中式处理系统的能力;

去中心化:公链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网络,网民可以随意加入和退出。组成这个网络的计算机不是由一个或几个中心控制的,而是由公众拥有的,所以它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存储在这个网络中的数据不会被篡改或删除。

因为组成网络的计算机都是公众所有,任何人都无法通过任何技术手段篡改其上的数据,所以公链网络提供了一个不依赖于第三方主观意愿的客观信任平台,是一个基于技术的独立的、强大的信任源,这是公链技术的最大特点。

3.2联盟链

连锁是由满足特定条件的成员联盟管理的区块链。不像公链,是对全社会开放的。只有获得许可的可信节点才能参与联盟链网络的组建,可以使用网络的全部读写权限,其他用户只有部分权限。

技术特征:

节点数量有限:联盟链系统一般由4至7台计算机组成,其技术支持的联网计算机数量有限;

高性能:由于组成网络的计算机数量较少,借助成熟的分布式计算技术,联盟链的计算性能一般可以达到每秒10000次交易;

半中心化:联盟链系统的计算机一般由组成联盟的多个组织提供,供联盟成员使用,保证对方不作弊,可信;

由于联盟链系统的电脑是由多家机构提供的,一家机构提供的集中式系统可信度提高,增加了作弊的难度。但是,如果很多机构合谋,联盟链系统中的数据仍然可以被修改和删除。因此,联盟链系统本质上依赖于外界对组成联盟链的众多组织的信任。不能是独立的强信任源,但适用于信任传递到强信任源的场景。

3.3应用场景分析

了解了区块链公有链和联盟链的技术特点,就可以分析出每个应用场景的适用技术:

从上表可以发现,在国家主权共识和自然垄断共识的场景下,联盟链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全球共识、竞争市场共识、行业巨头合作下,公链优势巨大;作为两个不同的赛道,这两个市场将是万亿级市场,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广阔。

3.4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联盟链和公有链只是区块链科技发展的不同路径。最终,这两种技术将合二为一,各取所长。核心目标是通过技术建立客观的第三方强信任源。而它们都需要突破由安全、去中心化、性能构成的区块链技术不可能的三位一体,实现技术的颠覆性、突破性发展,从而更好地支撑业务转型。

3.4.1公链的发展趋势

作为分布式计算、密码学、博弈论等多学科技术的综合体。公链技术有非常高的技术难度。公链希望建立一个可以支持业务运营的全球去中心化的计算机,但传统的公链技术远未实现这一目标,主要体现在:

节点中心化:去中心化是公链最大的特点。网络中独立节点越多,网络的去中心化程度越高,网络越不可控。虽然比特币网络由约100万台矿机组成,但由于其欠考虑的共识设计(集中在一个机房的机器计算速度更快,经济效益更高),比特币网络只有约10000个公共IP地址。事实上,比特币网络可以视为只有一万台电脑,在安全性和去中心化方面远远不足以支撑一个庞大的万亿美元经济体。我们需要从两个方向来解决这个问题:从共识的角度,消除机器中心化带来的经济利益;从网络角度来看,支持混合网络部署,可以自动支持公有云网络、私有网络、公共网络和家庭网络的混合部署,最大化网络中独立机器的数量;

性能低:传统公链,如比特币、以太坊,整个系统每秒只能处理不到20笔交易,性能无法支持传统商业应用;它需要新的、创新的共识设计,在保证安全和去中心化的特性下,性能可以提升到原来的50-100倍,每秒至少可以处理1000个以上的事务,接近传统集中式处理系统的能力;

成本高:传统的公链,由于组成其网络的所有计算机在一个共识周期内只能同时处理同一个智能合约,导致使用这个网络的成本非常高,是同等规模云计算成本的100多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通过切片等各种技术手段将其使用成本降低到合理的范围。

3.4.2联盟链的发展趋势

作为一种基于分布式计算技术的联盟链技术,在解决高性能的前提下,为了拓展其应用场景,下一步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增加其网络中的节点数量,解决节点数量大幅增加带来的性能、安全等一系列技术挑战,并将面临与公链相同的技术挑战。

3.5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区块链技术?

任何商业和技术发展都需要符合当地政策、法规和监管要求。中国目前的政策是“无硬币的区块链”。我认为国内开发的区块链技术应该满足以下特点:可以在复杂网络环境下运行,支持大规模节点,控制和信任高性能授权链。

复杂网络环境:自动支持公有云网络、私有网络、公有网络、家庭网络混合部署。

大规模:理论设计支持超过100万个节点的组网。

高性能:单链TPS 1000,全网TPS可支持100万。

可控:实时监控和跟踪全网所有节点。

可信:所有连接到网络的计算机节点都可以被访问

激励措施:这个网络需要激励措施来让更多的人愿意加入。与使用数据货币激励的传统网络不同,它应该遵循中国监管要求的“无硬币区块链”。因此,这个网络的激励应该基于DC/EP而不是数字货币。

3.6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区块链技术?

从世界范围来看,如果我们想要建立一个能够支持全球共识的区块链网络,我们需要一个更加灵活、开放、安全、有活力和公平的区块链网络:

更开放:网络是全球部署的网络,从而形成全球共识;要有足够多的独立节点来保证网络的中立性和可信性,独立节点的数量至少要有一百万个。

更灵活:网络应能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法律监管的需要,并能在当地监管和法律政策范围内灵活调整其组网规则。

更安全:KYC的本质是保证链的安全。在一个国家,这样才能保证安全。在跨国环境下,KYC信息本身无法跨境流动,因此需要在技术上像比特币(博弈论密码术分布式技术)一样自洽,以达到高水平的安全性。

动态性:网络应能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动态调整网络能力,包括网络传输环境、节点可信环境、经济系统环境等。使其能够始终保持稳定、健壮、安全和去中心化。

公平性:考虑到全球共识,可能不仅要支持商业和经济生态,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属性。这个网络的设计需要考虑多帕累托主体的参与和平衡。

3.7区块链未来发展前景

总的来说,联盟链和公链技术结合后,区块链技术的竞争最终将发展为组网能力的竞争。因为区块链技术提供了第三方强信任源的能力,哪种技术形成的网络中的独立节点越多,可以提供的强信任源就越可靠。由一百万个独立节点组成的区块链网络必须比由十万个独立节点组成的区块链网络提供更高的防篡改能力。

另一个有趣的特点是,这是一个BAT很难参与的竞争。如果同样是100万台电脑组成的区块链网络,一台是网民提供的,一台是阿里提供的,那么这个阿里提供的区块链网络有两个致命的缺点:

100万台机器由互联网用户提供,组网成本为0。如果阿里提供他们,阿里需要承担联网的所有高额购机费用。

阿里提供的机器网络,有能力控制和篡改上面的数据内容。信任这个区块链网,就相当于信任阿里的信用背书。在这种情况下,采用阿里的云计算服务似乎是更好的选择。

区块链技术发展迅速。从公链来看,包括以太坊2.0、Dfinity、Algorand在内的国际公司,以及国内的Conflux、Ultrain团队,都在快速接近区块链3.0支持去中心化、安全、高性能的技术目标;从联盟链来看,蚂蚁金服区块链团队和腾讯区块链团队也在快速接近突破大规模网络节点支撑的目标。希望未来两年,区块链科技能有所突破,在商业落地上有大的进步,让去中心化的商业生态发展初具规模。

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能源板块,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国家能源信息平台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广告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区块链网站|NFTS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klwz.com/qkl/jishu/1095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