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王琳)在日前举行的FT中文网顶级沙龙观点上,区块链不等于ICO,但ICO乱象正在摧毁信任。区块链在未来一定能释放巨大的力量。
ICO鸡毛让很多人以为这是区块链的末日。相反,许多国内科技巨头越来越关注区块链。最新《2017全球区块链企业专利排行榜》显示,中国区块链专利增速远超美国,领先全球。阿里巴巴以49件位列第一,全部来自蚂蚁金服技术实验室。
“蚂蚁金服申请的区块链专利数量全球第一,但没有一项是与ICO相关的。”江认为,ICO确实利用技术实现了发钱的激励机制,但分散融资实际上解除了对融资主体的责任约束。无约束的融资没有带来技术创新,反而放大了人性中的贪婪。“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区块链的技术魅力在于建立信任,而ICO混乱却在摧毁信任。”
“区块链不是妖也不是神,它的‘不能’和‘能’同样明显。”蒋表示,技术上的“不能”包括分布式账本中的隐私保护、多链平台间的互操作、数百到数千节点的广域网部署中的性能问题等等。更大的挑战在于技术之外,即如何让多方达成共识。
“但这些问题一旦突破,就会释放出巨大的力量。”据蒋介绍,两年多来,蚂蚁金服的科技已陆续在公益、互保、商品溯源、出租屋溯源等领域落地。支付宝爱心捐赠平台上捐的钱,从个人账户到基金会、公益执行机构、受益人账户,全流程一目了然;在天猫国际买了26款澳洲新西兰的奶粉,都有自己的“身份证”。
江表示,这些应用探索都经过了系统的思考:公益互保首先从解决与区块链的数据记录可信度开始;然后是事物的可信性,即物品在物理空间的存在和可追溯性可以被可信地登记。2017年将应用于商品溯源和租赁场景。
蒋预测,2018年的将从概念走向商业应用: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将思考现有的商业模式,拥抱技术;继比特币、以太坊之后,将出现第三代区块链技术架构;进一步解决互信与隐私的矛盾;多平台共存,可以实现跨平台多链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