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郑宇北京报道当前数字中国建设正在提速,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新兴技术也正在获得更多生机。
近日,上海数据交易所宣布携手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正式启动国内首个数据交易链建设。该链利用区块链押金、智能合约等技术完成,也是国内数据流通交易领域的新一代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这不是区块链第一次出现在数据流通领域。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国内至少有超过8个省市开始将区块链技术作为数据交易领域的探索方向,除了上海以外。
Xi安桂芝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桂芝科技”)副总裁易告诉记者,我国在数字政务领域进行了多年的大规模建设和应用实践,经历了创新和普及的多个阶段。在我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背景下,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分散、条线分割、数据孤岛等问题日益突出,对数字政府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区块链技术基于其分布式、防篡改、可追溯等技术特性,为政务场景提供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实现政务数据可信共享的可追溯性,优化业务协同和服务流程,提升政务服务和城市治理效率,将数字政府建设推向新阶段。
新兴技术要找到可行的商业模式并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是一个普遍的痛点,这个问题在过去的区块链市场更为明显。过去几年,“区块链换区块链”已经成为业内不可回避的话题。在新一轮数字化和工业革命浪潮中,技术的拐点和拐点开始出现。
2021年,全国碳交易市场开市。为了实现“双碳”目标,保证碳排放统计的真实性成为一个重要问题。2022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通报碳市场数据造假相关问题,对打击碳排放数据造假、促进碳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作出部署。
基于上述背景,浙江秦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书科技”)自2021年以来,依托自主研发的一站式“双碳”治理平台“零碳管家”,帮助杭州市临安区政府搭建了面向公众、企业和居民的碳排放数据管理平台,为浙江省低碳示范县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数秦科技CEO兼首席科学家告诉记者,在数据可信领域,客户的需求是保证数据的顺畅流通。“客户不在乎底层是什么技术,关键是技术能不能降低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只有技术才能真正为客户产生效益,这才是它的商业价值。”
崔伟透露,秦书科技还参与了浙江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开发建设。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5月,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上线后,已通过数据服务模式与市场监管、法院、税务、公安、环保等54个省级部门建立数据共享对接。官网数据显示,平台至今服务客户超过600万,累计交易额超过5万亿元。
无独有偶,桂芝科技与Xi安金融电子结算中心联合打造的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供应链融资”,正是区块链科技赋能金融服务的落地案例之一。
据官方介绍,“供应链融资”平台是专注于供应链金融业务全流程的一站式服务平台。面向以商业票据为主的供应链金融资产融资需求,搭建政银企等各类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息沟通桥梁,支持资金供需双方的高效对接,创新拓宽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渠道。
平台通过金融科技赋能,进一步畅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渠道,发挥基层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穿透式”引导优势,精准服务“秦创园”建设、绿色低碳、中欧班列“长安”、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和陕西省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民营小微企业等重点群体。
除了平台级的应用,今年区块链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易看来,工业区块链的早期应用探索是“点状”的。不同行业都在用区块链技术落地一些独立的场景应用,而区块链基础设施的作用就是“点连成线,以线带面”。
记者从桂芝科技厅获悉,桂芝科技在武汉市汉阳区建设的“星火链网”(汉阳)骨干节点,助力汉阳政府打造和推广“新汉阳造”本土品牌。
节点建设前,桂芝科技进行了充分的企业走访和需求调研,根据当地需求,搭建了基于“星火链网”骨干节点的特色产品认证平台,联动产品制造信息全流程和关键信息,聚焦产品防伪、产地和品牌保真、信息安全溯源,助力“新汉阳造”特色产品走出省外,走向全国。
易认为,区块链基础设施具有三个新的基础设施属性:基础性、公共性和强外部性。区块链基础设施通过分布式账本技术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信任的基本属性,通过开放共享机制为个人、组织、企业等实体提供公共服务,通过与其他技术的融合优化业务流程、创新商业模式。
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避免了不同应用对底层链条的重复投入,降本增效;另一方面,通过更加科学的顶层设计和规划,为业务发展提供蓝图和标准,实现数据互联互通,避免链条间的数据孤岛问题。
公开信息显示,自2020年以来,中国出现了许多国家、地方和行业级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实施,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底层支持和赋能。桂芝科技是首批参与国家区块链基础设施“星火链网”生态建设的科技企业之一。
作为国家区块链新型基础设施“星火链网”核心生态合作伙伴,纸贵科技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统筹指导下,为一系列地方政府和行业龙头企业提供“星火链网”骨干节点的建设和运营服务,基于国家级区块链基础设施,探索为地方和产业发展赋能的实施路径。
从“浮于表面”到“加速沉淀”
除了场景和基础设施的铺开,在效能方面,区块链技术的赋能作用也在逐渐显现。
重庆市先进区块链研究院副院长邵羽告诉记者,区块链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据安全共享、隐私保护、确权确则等方面有着明显的技术优势。而建设以“数字政府”、“智慧政务”为引领的政府治理体系恰恰需要部门之间多跨协同的实现数据安全共享、部门权责明确、政务公开透明,同时可以接受上级和第三方部门的监督。
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将大大提高其效能,从而促进区域的高效、透明、安全、可信运转,切实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崔伟表示,过去的“区块链+产业”模式只是浮于表面,而如今的产业区块链则不一样,它是基于对行业的深刻积累。
崔伟以数秦科技旗下基于区块链的可信证据获取与管理平台——保全网为例告诉记者,保全网是国内首个司法采信区块链电子证据判例的技术支持方,也是国内第一个产业区块链商业化运营平台,经过几年的摸索和积累,现在保全网的服务已经能覆盖普通人在维权时所需的可信证据获取相关的大部分功能与服务,实现了证据获取成本的显著下降。
这个从0到1的过程,保全网与法院、公证处、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建立了深入的联系,对“区块链+司法”领域形成了很深的理解,并在这个进程中,对产品功能、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持续的优化。如今,保全网服务用户数十万,在全国范围内积累判例数已经超过2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