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赛跑之际,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价值有目共睹,但同样被业界寄予厚望的区块链技术却未能如期进入聚光灯下。近日,针对区块链行业如何抗击“疫情”的问题,北京商报今日记者采访了多位区块链行业的从业者和行业专家,试图了解疫情下的区块链行业现状。有从业者直言,区块链科技在此次疫情下的表现像个孩子,或者说短期内不具备迎接高考的能力;一些分析人士还指出,区块链院校应该练习更高的团队作战能力。海外合作机构如何在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也需要机构运营者去思考和布局。
区块链也是低效的。
在区块链业界的疫情下,有一个热词叫做“分布式办公”。
李习安(化名)是区块链行业的从业者,2月9日是他的公司开始“分布式”办公模式的第十天。他告诉今日北京商报记者,所谓“分布式”办公,就是你可以在世界各地使用协同办公软件进行在线办公,就像区块链很多匿名的社区开发者一样,基本不露面,但可以照常打卡。
“你永远不知道屏幕后面的另一个人是可爱的女孩还是小气的男人……”李习安对记者开玩笑说。事实上,对于区块链行业来说,“分布式”办公并不少见。为了保证远程办公的效率,员工会每日打卡并召开在线会议,还会定期提交工作总结。很多网上可以做的工作,现在还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但是,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开发和接洽的项目,因为涉及线下内容而受到很大影响。很多线下合作在疫情下无法开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李习安告诉记者,他年前就打算去武汉谈合作,但因为疫情,此事一直不了了之。除了武汉,其他城市的一些线下参观也是不可能的。另外,虽然已经开始“分布式”办公,但是在办公效率和沟通上会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
和李习安一样在区块链行业工作的刘刚(化名)已经五天没洗头了,每天都是吃、睡、吃。然而,与李习安不同的是,刘刚已于2019年底辞去了区块链一家创业公司的运营工作。他计划在2020年初“东山再起”,但没想到疫情来得比新提供的还快。在家关了几个月,他目前唯一的期待就是疫情尽快过去,行业一切恢复正常。
“这场疫情对区块链产业的整体发展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某互联网巨头区块链业务负责人秦明(化名)在接受《今日京商报》采访时直言,一方面,疫情对区块链行业将是非常大的考验,整体来看,对业务和项目对接影响很大,包括项目延期、合作失败,尤其是对一些刚刚获得喘息机会的区块链中小企业。不过,他也指出,考试也是一个机会。这次疫情客观上提醒了区块链行业: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自身坚实的基础,包括技术基础、业务基础和行业生态。只有这样,行业才不会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过度影响,即突如其来的利好会把行业推向非理性的疯狂,或者重大打击会让行业走向灭亡。
与同行业一样,秦明指出,他所在公司的部分工作难以避免受到疫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与合作伙伴(政府、机构等)的一些联合项目。),因为前期涉及大量的商务、对接、洽谈等工作,因为内容非常重要,很难用远程视频、电话替代。“但是,我们的模塑和普通产品的研发,因为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R&D工艺和体系,每一个
在疫情考验下,虽然自身部分业务受限,但区块链业界仍在用自己的方式抗击疫情。
区块链的信任机制为疫情带来了可信的联系。近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不少区块链机构已经开始根据疫情采取行动。其中不少邀请了各大捐赠机构和基金会通过联盟区块链网络上传数据,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可信度,对捐赠物资和各企业团队捐赠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追溯和管理,优化物资发放流程;一些机构还推出了国内首个区块链疫情监测平台,实时跟踪新型冠状病毒在各省市的进展,并上传相关疫情数据。
此外,2月7日,支付宝还推出了防疫物资信息服务平台,与其他物资信息平台不同。该平台利用蚂蚁区块链技术对物资需求、供应、运输等环节的信息进行审核,并上传入库。同时,支付宝还向疫情相关小程序的开发者免费提供区块链计算能力的专项资金支持。
和支付宝一样,也有小度的丰满。2月9日,北京商报今日记者从杜小曼处获悉,在疫情应对方面,杜小曼目前正在探索推进溯源、证书存储、流程管理、数据管理、用户连接等方面的应用方向。一方面,努力实现多方流程和资金数据接入,确保数据正确,流程传统;另一方面,用户也被纳入平台,不仅是捐助者,也是监督者和参与者,可以看到资金的去向。
对此,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刘峰指出,区块链是通过技术和算法建立自然信任体系的工具。所以,目前舆论广泛讨论的慈善捐赠的公信力问题,区块链科技是可以解决的。具体表现为:区块链技术可以在分布式账本和上行信息不可篡改的基础上,为分支机构建立和管理节点型征信档案;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写智能合同;之后由机器判断执行,捐赠的物资和流通环节在区块链商业浏览器透明公示,提升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然而,尽管有众多机构的努力,行业内仍有许多困难需要突破。秦明对今日北京商报表示,目前,区块链行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企业自身基础薄弱,基础技术需要发展;对业务场景的探索不够深入,各场景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应用模式;大家都做了自己的事,只是没做好,整个生态没有形成。这些都是一系列的问题。
“在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下,为什么区块链表现得像个不知所措的孩子?有些从事存管溯源的从业者连自己都不敢看,显得那么勉强?这恰恰说明区块链整体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不一定有能力迎接高考。”秦明说。
此外,刘峰还向今日北京商报记者指出,虽然有机构采取了一些行动,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家普遍看好的区块链信息溯源和区块链脱媒金融服务在此次疫情中并没有被直接使用。可以看出,区块链在实体产业方面还有待加强。此外,在疫情形势下,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新技术和工具也面临着即时的海量点击,区块链基础设施的性能和处理能力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增量未来
虽然未能进入聚光灯下,申遗仍有挑战,但多位人士向北京商报今日记者指出,此次疫情对区块链的影响仍是机遇大于考验。
正如刘峰所说,“虽然疫情会让一些初创企业面临业务和收入收缩的可能,但如何考虑开源节流,将成为这些小微企业的一大考验。但可以看到,“分布式”的办公和线上消费行为也带来了巨大的增量,而区块链行业恰好是一个天然的基因,有着去中心化的合作。可以说,对区块链领域企业的影响,仍然远远小于那些生产或服务完全依赖线下业务的传统企业。”
此外,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教授、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文军也认为,这次疫情对区块链行业来说,既有挑战,也有机遇。考验是区块链工业的组织能力能否不影响偏远地区的发展进程;如何在没有疫情的情况下与国外科技公司竞争;疫情中现场各方和上下游企业如何配合是一个难点。不过,她也指出,数字政府在疫情中产生了更多需求,这对区块链来说将是一个好场景;此外,工业数字化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对区块链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区块链落地将进一步加快。
在陈文军看来,在疫情下,机构应该培养更强的团队作战能力。如何远程合作,海外分支机构和合作机构如何在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也需要机构运营者去思考和布局。
刘峰进一步指出,“区块链行业机构需要在自己的场景中融合技术和业务,通过技术带来的效率精准度和效率的提升,真正将先进的技术带入生活和工作中,提升人们的满意度和服务水平。”
“区块链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们认为,对整个区块链行业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不是立即应用什么场景来突出区块链的能力。在这场大考中,区块链没能走向聚光灯。我们认为作弊并走向聚光灯下并不可耻。”一家区块链公司的业务负责人直言,“相反,我们认为整个行业应该做的最正确的工作是冷静思考行业的问题、方向和不足,然后默默行动、默默耕耘,让行业进入夯实基础、低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状态。2020年,区块链希望不要迎来虚假的繁荣,但或许这是疫情对行业的一个警示。”
北京商报记者孟刘思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