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2月1日电(记者赵磊)1000台高性能专用计算服务器组成庞大集群,每秒可处理超过2.4亿次智能合约交易和数百亿次数据隐私计算,性能全球领先。记者今天从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获悉,区块链和隐私计算计算集群Hive近日在北京上线。
据介绍,算力集群依托中国首个自主可控的区块链软硬件技术系统“长安链”,汇聚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的海量数据,支撑大规模区块链网络和高性能隐私计算的运行,加速数据价值释放,赋能实体经济,助力北京打造全球领先的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为国家数字经济新生态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北京市重大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Hive“Hive”依托“长安链”软硬件技术体系,构建具有先进计算能力、服务于国家重大应用场景的区块链和隐私计算基础设施。其主体位于中关村科学城北区核心区域。全集群拥有1000台“长安链”高性能专用计算服务器,充分发挥“长安链”高并发、低延迟、大规模节点组网等性能优势。在架构灵活性、共识机制、数据存储等方面取得了全方位的技术突破,每秒可处理2.4亿笔智能合约交易,每秒可进行百亿次数据隐私计算,计算性能全球领先。
不仅如此,Hive的框架体系、技术架构、核心组件、隐私计算专用编程语言都是自主研发的。超过100万行核心软件代码面向行业开放,并保持主动迭代更新。截至目前,已发布近20个版本,保证了数据全生命周期流通的安全可信,也促进了产业生态的繁荣。
Hive“Hive”微芯研究院R&D科学家表示,在数字经济时代,人们的工作生活、城市运营都与数据深度融合,个人出行预订、酒店预订、网络购物、医院挂号、企业间财务结算、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每一个应用场景的背后,都是在保证数据安全和隐私的前提下,数据验证、存管溯源、支付、交易等无数智能合约的执行。高速高效是必然要求。在Hive“蜂巢”每秒数十亿次交易的超强性能支撑下,交易数据通过智能合约以可信、安全的方式高速流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加速了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运行效率,最终提升了整个数字经济世界的安全性和价值。
据介绍,Hive“蜂巢”的计算能力性能在全国首个特大城市区块链基础设施——京目录链的升级中发挥了引领作用。通过支持全市80多个部门、16个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交通、金融、电信等领域社会机构数百亿数据的安全共享,彻底打破了跨部门、跨层级带来的“信息孤岛”,实现了治理体系的高效协同。
与此同时,作为构建超大规模、超高性能区块链和隐私计算应用的“实践训练场”,Hive“Hive”不断磨练和验证自主创新技术,从而支撑国家税务服务、数字身份、司法存管、市场监管等一大批国民经济关键领域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依托Hive“蜂巢”搭建的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服务平台,实现开放共享,通过数据在供应链金融、全球贸易服务等各个领域的跨境可信流动,放大数据的价值,帮助一大批中国企业增强竞争力
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微芯研究院负责人表示,Hive“蜂巢”正在链接国家部委、央企、社会服务机构的大量核心数据和计算资源,通过挖掘数据效率、加速数据流转,支撑更多数字化新生态的构建。这只是开始。一批全球性能领先的“蜂巢”将被加速,链接成支持数据元素流通、赋能数字经济的分布式网络,最终成为能量巨大的底层网络操作系统,赋能即将到来的互联网3.0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