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玩一幅字画不行,但是买个数码收藏特别开心。也就是说,年轻人把未来的主要精力和价值确认放在了线上。”8月21日,“2022中国数字创新产业发展论坛”在江西上饶举行。牛津大学访问学者做区块链讲座,中国知识产权联盟区块链专委会主任、清华加速器区块链实验室主任赵伟做主题演讲《数字经济与知识产权》。
数字经济和知识产权是什么关系?兆维认为,在数据成为产权之前,不会有真正的数字经济。目前,关于数据立法,我们一直在讨论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相应的邻接权,数据应该归入什么样的权利,数据如何成为一个要素。
“要想让数据成为要素,首先要成为产权。”赵薇说,在古代或封建社会,主要的生产资料是土地、生产工具等资产,而在工业化时代,产房、机器、流水线是生产要素。数字经济时代,要把数据做成要素,做成产权。
数据变成了什么样的产权?赵薇提到,知识产权有完整的确认和保护体系。目前中国也是知识产权大国。有了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将数据产权归为知识产权是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
赵薇表示,知识产权是工业化时代定义的资产权利。从法律概念上讲,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这是工业化时代对财产权的定义。专利是国家授权的,国家给你这个权利你才能拥有,商标也是。但这不一样。版权是天生的。你写一段话,放进口袋,这个产权就属于你了。如何把这个权利转化为市场价值,我们需要把它转化为版权,只有确认之后才能做。
赵伟认为,就像NFT(数字收藏)是一种确认知识产权的方式一样,它对于版权来说是革命性的。以前,版权是通过纸张来确认、交付和保护的。如果它是数字化的,它可以嵌入你的版权和所有邻接权。因此,NFT是目前解决版权问题的最佳途径。
目前“元宇宙”的概念非常流行。大家想要的是把现实社会中的很多场景搬到互联网和数字虚拟世界,希望直接在数字舞台上创造出大量的虚拟场景。这些场景搬到线上后,我需要确认很多涉及的元素和流程。如何确认、使用和维护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权利,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此,他提出,社会经济是一个不断数字化的过程,产权也需要数字化。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解释:
第一,今年年初,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就NFT是否可以进行专利开放进行了讨论。其实从技术路径和路线上是可以实现的。比如释放高校专利产生社会价值,进入行业之前就有很多障碍。清华大学有大量的专利被搁置。一个重要原因是交易成本太高:企业与清华大学谈判时,希望获得一定的专利授权,谈判成本很高。现在一种新材料的专利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公开,企业获得授权后就可以生产。这样,一些科研单位和个人手中的专利就被释放了。
另外,现在专利保护的成本很高:你很少得到专利侵权的线索,你也不知道谁侵权;等知道了再起诉,周期和成本都很高。有了数字化的手段,专利可以直接嵌入商品货架的信息中,随时跟踪发现侵权线索,甚至可以在线维权。
第二,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中,没有商标是没有办法成为商品并在市场上流通的,而商标有一个特点就是允许多个主体共同拥有。当一个图标、一件文化作品或者一段文字是NFT的时候,让所有人共同维护商标,每一个消费者也是商标的拥有者和建设者。这可以通过分布式商业化来自组织。
“我最近关注了一个叫猿链的平台,有170万码农。这些贡献者后期能否拥有ape链商标,继续支持这个平台的发展?”赵薇说。
再比如把文化作品做成文化衫,或者对一些地域地理标志产品,用数字化的方式建立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的消费社区。
三是关于文学作品的接龙创作。以猿链平台为例,能不能把这个网站变成大版权?在这个体系中,我们可以共同构建一个软件系统,把平台变成一个大版权。以后一个人先写一个作品大纲,后面会有一大批人参与进来,也可以叉出来,也可以接龙。这样,文学作品就会丰富起来,就会产生巨大的商机。
最后,赵薇还建议,数据权应该成为一种知识产权,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和数字元素,从法律角度为数字经济的后续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在立法完全出台之前,探索管理沙盒,比如技术沙盒、监管沙盒,激发数字产业大量的创新玩法和创新实践。
[记者]高小平
【作者】高小平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