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网站|NFTS Zcash(ZEC) 丢失的隐私硬币

丢失的隐私硬币

广告位

销声匿迹的隐私币

编者按:在数字双胞胎中,你有相应的数字形式。

在互联网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平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有你所有的行动,你买了什么,去了哪里,做了什么。这些轨迹可以清楚地把你描绘成一个数字人物,这就是数字双胞胎。

互联网平行世界中的数字双胞胎还处于“婴儿时代”。它没有衣服保护身体,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在网上裸奔。所以,现实中,我们经常被自己的“数字双胞胎”出卖。

隐私链的出现给“数字双胞胎”披上了一件隐身衣。

鲤鱼跃龙门,隐私币晋升暴发户。

频繁接到骚扰电话,手机号码被无故注册,身份信息被盗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个人信息数据泄露成了常态。我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却忽略了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隐患。只有当你深受其害的时候,你才会意识到为时已晚。

当传言有技术或有可能改善这种情况时,警惕的投机者趁机汹涌而至,相关的区块链隐私项目价值翻倍。

2019年1月27日,专注于隐私概念的隐私币Grin发布。网上交易所首日币价上涨50倍,成为点燃2019年小牛市的一把火。一时间,一大批矿工和开发者为之疯狂。

如果说前10年比特币是虚拟货币市场的宠儿,那么从2019年开始,隐私币开始成为市场的新贵。

研究人员发现,以比特币为首的虚拟货币其实并不匿名。通过分析交易记录,可以追踪到IP地址,通过交易所的KYC信息,可以找到真正的交易人。与交易过程完全加密、交易地址无法追踪的隐私币相比,比特币完全没有隐私保护。

因此,匿名币受到青睐。

为了支持隐私币的发展,一些人也进行了捐款。2019年11月12日,Grin团队收到了50个比特币的捐赠。捐款人匿名留言,希望这笔钱用于Grin的良性发展。圈子之间有联动,其他隐私令牌也集体上涨。

根据非小号的数据,隐私币的鼻祖有三家:Monero、Dash、Zcash,都有不错的市值,分别排在全球第14、15、24位。甚至有人认为隐私币市值的提升是大势所趋,也是2019年最值得关注的币种。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需要搞清楚隐私币到底是一个伪概念,还是真的能保护隐私。

50 BTC救不了虚假的事实。

投资银行家王乐妍表示,过去,投资者总是愿意投资每一枚硬币,不管它们是ICO、IEO、IFO还是IMO。他们先上了车,然后考虑怎么跳出车。但是现在,韭菜割多了,韭菜变聪明了。如果再次入市,首先会关注落地的可能性。

市场对隐私概念的叫嚣,隐私币自然得到大量关注。

作为2019年的一匹黑马,隐私币Grin脱颖而出。收到捐款一周后,有人质疑和攻击格林的隐私。2019年11月18日,加密货币投资基金蜻蜓资本的研究员伊万博加特(Ivan Bogatyy)发文称,Grin使用的加密协议MimbleWimble存在不可修复的缺陷。

为了证明Grin的隐私不存在,Ivan特意演示了对Grin网络的攻击。最终Grin网络96%的交易数据被破解。虽然无法知道具体的转账金额,但可以追踪汇款人和收款人的确切地址。他说,如果付出更多的努力,同样的方法可以破解更多的用户数据。

不到一个小时,以太坊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V神)附和伊凡。他评论说,只有零知识才能证明ZK-斯纳克这样的全局匿名集,从而实现真正的匿名。这意味着Grin采用的协议,如MimbleWimble,只能实现某些信息的匿名性,但并不真正健壮。

一个是资深投行基金专家,一个是著名的以太坊创始人。当他们都没有批准一个项目时,格林无疑被处死了。消息发酵后,Grin跌至1.24美元,24小时跌幅21.52%。

隐私币的安全性被质疑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早在2018年,被称为隐私币鼻祖的门罗币Monero也被指出用户隐私存在严重缺陷。一份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的论文称,Monero并不像其宣传的那样安全和不可追踪。论文指出,Monero为迷惑观众,隐藏用户真实身份而采用的环签名机制并不是坚不可摧的。通过对签名数据的单次提取和分析,可以识别出90%的发件人用户身份。

虽然Monero团队后来表示已经通过硬叉升级修复了这个漏洞,但外界表示事实并非如此,用户身份追踪的成功率仍然是50%。

最后,Monero的首席开发者Riccardo Spagni承认,实现隐私安全确实很难。他回应说,要做到完全隐私并不容易,就像猫捉老鼠是一场持久战。没有办法完全消除,但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

隐私钱迷惑人,用隐私和安全的噱头欺骗人。

懒惰、贪婪、虚荣、恐惧、欲望.世界上所有长期赚钱的人肯定都利用了人类的这些弱点。2019年大热的隐私币项目也乘势而上,吸引了无数投资者“争腰”。

然而不到半年,隐私币就被封杀了。2018年开始,新闻接连爆出。迫于政府监管的压力,门罗币等民间货币陆续被移出国家交易所。2019年,这种努力继续加强。

这不得不让人思考:我们需要隐私安全技术还是隐私币?

隐私是未来,但隐私币不是。

工信宝倒卖用户数据,facebook出现大规模信任危机.个人隐私无法保障,成为整个社会的痛点。虽然政府在不断提高违法成本,但信息泄露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法律的步伐。换句话说,在个人信息价值日益凸显的今天,不重视个人信息保护就是“自杀”,个人隐私保护需求日益迫切。

这种需求在虚拟货币资本市场上越来越明显。混淆隐私安全和隐私币的概念,误导舆论走向“隐私币才是未来”。当激情褪去,我们意识到现实——背后的隐私技术才是未来,但隐私币不是,就像区块链不等于比特币一样。

隐私币成为犯罪分子洗钱新宠

从技术角度来说,隐私币的概念是为了逃避中央机构的监管,个人信息才是主人。这个想法虽然很美,但是完全失控,和政府监管有天然的冲突。很容易成为犯罪的工具,目前确实如此。

在实践中,隐私币最常见的应用场景是犯罪分子洗钱,但作为普通人,如果不作为投资品,根本接触不到。如果作为流通货币,其高浮动性令人担忧。

目前我们的隐私技术还不能让我们在网络上“隐身”实现隐私保护,但颠覆总是在一次次质疑声中实现,然后慢慢进入大众视野。我们需要隐私,也期待区块链技术和隐私技术的不断突破,早日为我们的“数字双胞胎”穿上衣服。

作者/雪穗编辑/从不

广告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区块链网站|NFTS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klwz.com/jzb/zec/3772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