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多月投入了800多万,现在手里还剩5万,还不够交3天的电费。只能关掉卖了。”阿星低下头,在手机上刷加密货币APP的价格。他刚满33岁,面容疲惫,甚至略显苍老。
今年3月底,阿星准备关停运营不到半年的新疆矿,卖掉手中的2000多台蚂蚁矿机和所有加密货币资产,从此告别矿圈。
“太折腾了。去年雨季在四川大凉山建了一个矿,然后旱季拉到新疆。运输迁移过程中,矿机大量损坏,计算力就不提了。还被物流快递员敲诈了‘上门服务费’。找电真的是犯罪。”阿星眼里布满血丝,苦笑着自嘲。“开矿不到一年,我爸说我看起来老了10岁。”
在2018年比特币挖矿热潮的推动下,为了获取低廉的电费,新疆、内蒙古、四川、云南、河南等偏远地区大大小小的加密货币矿。袖手旁观山川,电靠电。
“2000台的规模只能算是小矿。去年年底,一万台以下的小矿差不多关闭了七八成。市场太熊,电费比不过大矿。没办法,不能一直赔钱。”阿香的脉搏表明,所有在2018年之前开矿的矿工都赚了钱。当时他们躺着赚钱,但2018年一季度后,基本都亏了。大部分中小矿主都已经走了。
矿山的“大萧条”直接传导到矿业产业链最上游的矿机厂商。2018年第四季度以来,比特大陆、亿邦国际等矿机巨头不断传出营收巨亏、大规模裁员减产以求生存等负面消息。矿机厂商面临着主营业务大幅下滑的尴尬局面。
3月26日,比特大陆发内部信称,香港IPO申请已经无效。至此,包括亿邦国际、建安云志在内,在港上市的三大矿机巨头全军覆没。
日前,Interlink Pulse就三大矿机巨头IPO申请无效一事,向港交所相关负责人发送了邮件采访函,但截至记者发稿时,尚未收到港交所的任何回复。
尽管亿邦国际已重新向HKEx提交了IPO招股书,但比特大陆也宣布将重启上市。但在目前市场持续低迷,大量矿主撤退的情况下,矿机厂商重新上市的胜算有多大?
事实上,不仅仅是矿主和矿机厂商,加密货币市场的持续低迷也让整个矿业产业链面临“崩溃”的风险,加密货币挖矿致富的神话正在加速破灭。
单机利润暴跌近50倍。华强北矿机“大撤退”
在整个矿机产业链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就是号称全球最大矿机集散地的深圳华强北。
“去年这个时候,我每天能卖出1200台矿机,饭都不用吃。那时候我是躺着赚钱的,根本没有什么客户。我最大的担心是我缺货(矿机)。”29岁的李娜面前放着三台黑色的iphone Xs Max。她熟练地用手在三个微信号之间来回回复客户信息。在华强北赛格广场卖了一年多矿机的她,早已习惯了说话,低头回微信。提到去年的销售额,她才兴奋地抬头,然后迅速低头看手机。
“现在市场不好,利润太低。去年行情最好的时候,一台矿机的利润差最多能赚2万元,一台矿机的平均利润也在500元左右。现在卖一台机器赚几十就很不错了
矿机利润空间的大幅缩水严重挤压了华强北商铺的生存空间,大部分卖矿机的商铺选择了撤离或者跳槽。
“我这里月租1.3万。现在卖矿机的租金很难赚回来了。利润还不如卖笔记本电脑。我们对面有十几台矿机,现在都撤了。行情不好,没有客户来。”华北赛格电子广场四楼的李先生告诉Interlink Pulse,整个赛格广场原来至少有200家矿机店,现在只剩下不到20家,很多还在疏散中。
(大量矿机店铺“撤离”转租)
“很多老板都血本无归。现在仓库里积压了一堆矿机,不愿意低价出售。当市场更好的时候,他们可以损失更少。我仓库里也有很多。你想要吗?便宜你了。”李先生指着店铺一角阿瓦隆矿机的手写广告牌。当他转向销售笔记本电脑时,他仍然在销售矿机。“谁知道现在的市场?可能牛市要来了,央行不打算发行数字货币了。”
不过,在华强北,并不是所有矿机店都面临生存危机,少数有实力的矿机公司开的店依然坚挺。
“虽然市场不好,但我们的生存压力相对较小,因为我们拥有来自R&D的所有环节,生产、销售、矿山和交易所。我们仓库没有任何矿机,所有的库存都拉到矿上挖币。如果有订单,我们可以直接在工厂下单生产。”华强北一家开矿店的李老师告诉互链脉搏,华强北大部分店铺都是贸易商,只能靠中间的利润差赚钱,盈利模式单一。行情不好的时候,他们抗风险能力弱。
“我们在四川、新疆、云南等地还有很多矿。最大矿总负荷15万KVA,矿上有2-3万台显卡矿机。矿机不好卖的时候,我们矿机托管业务发展很好。”李老师向脉脉透露,很多小矿主、散户矿工等。已经把矿机委托给我们了,托管矿机收入还不错。
不过,李总也承认,在熊市中,公司的加密货币、矿机销售和矿业务贡献收入锐减,现在每天的现金流仍然依赖其他金融业务输血。
货币波动的不确定性成为了矿业的“命门”。
事实上,无论是华强北矿机店的“大撤退”,还是深山里比特币矿的“停工潮”,最直接的根源都是比特币币价波动的不确定性,这涉及到整个矿机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神经。
对于产业链下游的矿商和矿商来说,币价的涨跌直接决定了他们的收入、回归当前周期和开采的积极性,而在产业链中游的矿机销售端,币价的波动影响着矿机销售价格和市场供求的波动。
但整体来看,货币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对产业链中下游的影响,最终会体现在产业链上游矿机厂商的主营业务上。甚至可以说,币价的涨跌直接决定了矿机厂商的业绩。
比特币行情好的时候,比特大陆、建安于之、亿邦国际都曾经赚得盆满钵满。比如2017年,他们的营收分别高达25亿美元、13.08亿元人民币和9.78亿元人民币。
但从2018年第二季度开始,比特币价格一路下跌,矿机巨头的业绩也不怎么样。据《财经》杂志报道,比特大陆从2018年第二季度开始由盈转亏,2018年亏损可能超过10亿美元。虽然另外两家矿机厂商尚未披露2018年的具体业绩,但从亿邦国际近期宣布今年将减产矿机来看,其主营业务的矿机销量增长也可能遭遇瓶颈。
(BTC价格趋势图
另一方面,货币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矿机厂商在资本市场的定价。以比特大陆为例。根据其招股书,2017年,比特大陆27%的矿机销售收入由加密货币支付。截至2018年6月30日,比特大陆总资产的约28%为加密货币。但比特大陆采用成本法而非之前普遍采用的市场公允价格,也引起了专业注册会计师和资本市场的质疑。
比如最近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理事马洪就对比特大陆的加密货币会计政策、无形资产减值测试、加密货币相关收益的确认和计量提出了六点质疑。
早在2018年11月底,一位注册会计师在接受Interlink Pulse采访时就表示,比特大陆按照成本法对加密货币资产进行保管,看似避免了货币市场大幅波动的影响,但最终变现仍要按照公允价值来衡量。一旦加密货币价格大幅下跌,对其资产变动影响很大,港交所也会发函询问。
目前三大矿机巨头香港IPO全军覆没,币价波动风险成为矿机厂商上市的绊脚石。
事实上,对于整个矿业来说,货币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是其“命门”。纵观整个产业链,无论是矿工、矿山还是池子,或者是矿机销售端华强北,对于货币市场的不景气都无能为力。他们只能看着“行情”吃饭。只有处于产业链上游,拥有一定市场话语权的矿机巨头,才开始了自救之旅,以求扭转被动局面。
矿业巨头的“自救运动”
香港IPO失败后,三大矿机巨头迅速展开“自救运动”。
其中矿机龙头比特大陆动作最强最快,在人员优化、组织架构调整、加速利润提升、主业转型人工智能四个方面有所动作。
2018年11月下旬,比特币一周30%的闪崩引发“矿难”,矿机市场一片悲痛。接下来的一个月,比特兰不得不在自己身上“开刀”,以便为冬天“削减成本”。截至目前,有公开信息显示,其裁员幅度已达50%,裁员涉及AI、矿池、矿山和BCH哥白尼客户团队。
在高层组织架构方面,为了解决吴和詹克团在线路之争中的分歧,两人双双卸任比特大陆联席CEO,原产品工程总监被任命为CEO。詹克团仍为公司董事长,而外界盛传离职的吴继续担任公司董事。
同时,为了改善暴跌的业绩收入,加快资金回笼速度,比特大陆在3月初首先利用莱特币暴涨,抛掉10万台莱特矿机,收回3000万资金;然后,在3月下旬,又花了8000万美元在中国建造了20万台采矿机器,利用雨季的廉价水电迅速增加了加密货币资产业务的收入。
然而,亿邦国际在7 nm矿机研发上却陷入了落后的窘境,在主营业务的调整中采取了保守的减产策略以求生存。3月初,亿邦国际宣布了2019年生产40万台比特币矿机的计划,从其半年销售30.9万台矿机的业绩来看,这一目标明显降低。
虽然南云志没有公开计划提高业绩和收入,但它最近宣布完成了一轮金额高达数亿美元的融资,希望通过引入传统风险投资来推动公司的主营业务。不过,日前有知情人士透露,虽然建安云志宣布完成融资,但实际上并没有新的投资者进入,融资资金全部来自公司现有股东。
最后,为了避免主营业务过于单一的风险,Bigland和建安云志今年已经更明确地表示要转型人工智能。
比特饶有兴趣地说
但人工智能行业的人似乎并不看好它。一位专注AI芯片投资多年的投资人告诉Interlink Pulse,“比特大陆和建安云志的芯片主要是做挖矿,但人工智能芯片目前需要突破的是架构创新和专注行业应用场景,包括芯片成熟度、客户认可度和细分行业竞争力。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产生真金白银,但这需要很长时间的建立和积累。”
所以短期内,转型人工智能相对于大特鲁和嘉南云志来说,很难对主营业务的收入做出实质性的贡献。不仅如此,从目前国内AI芯片企业的生存现状来看,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是一个烧钱的“无底洞”。
从三大矿机厂商的“自救”行动来看,无论是出售矿机,还是抓住廉价丰富的水电机会加快获取加密货币收入,其主营业务都难以实现持续稳定的预期增长模式。
赴美上市赔率难料,矿业圈的“创富神话”可能终结。
过去几年,加密货币市场的爆发造就了很多亿万富翁,随之兴起的矿业也是一台巨大的“造富”机器。三大矿机巨头在极短时间内的迅速崛起,直接得益于整个矿业的发展,但现在,三大矿机巨头的市场前景也关系到整个矿业的兴衰。
对于目前的三大矿机巨头来说,无论是加快计算能力更强的矿机R&D和量产,还是转型人工智能业务,都需要庞大的资金和更多的融资渠道作为支撑,上市已经迫在眉睫。
但从香港IPO全军覆没来看,传统资本市场似乎并不完全认可加密货币和矿业。此外,此前被业内寄予厚望的科创板,也没有把重点放在区块链或矿业上。
对于矿机厂商来说,登陆国内资本市场很难。在此背景下,矿机厂商开始退而求其次,瞄准美国纳斯达克。
今年1月,建安云志宣布准备在纳斯达克上市,前期计划融资10亿美元(约合69亿人民币)。初步材料已经提交。
那么,港股IPO崩盘后,转投美股是否明智?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理事马洪告诉Interlink Pulse,如果矿机制造商在纳斯达克上市,他们将更有可能成功。“美国等国家的法律体系相对健全,金融体系更完善。以前像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公司是不能在香港上市的,但是去美国基本可以。也许矿机厂商在纳斯达克上市也有可能带来创新。”
不过,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专注于美国STO领域的律师向互链脉搏直言,HKEx IPO无一成功,三大矿机厂商赴美上市成功概率会更低。
“矿机厂商能否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需要具体参考美国纳斯达克的上市条件,综合判断。”上海成金田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如博认为,2018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了多份关于加密货币的监管声明,美国众议院也于去年6月通过了H.R.6069法案,防止比特币、DASH、ZCASH等加密货币的非法使用。这意味着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对加密货币或采矿的监管并不松懈。
总体来看,矿机厂商能否成功转纳斯达克上市还很难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三大矿机巨头香港IPO的消失,加密货币矿产业的低谷已经来临,矿圈的“造富神话”时代可能彻底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