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图)
北京时间2017年10月16日下午,以太坊(ether eum)23岁的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在推特上发布了一张与另外两人一起举杯的照片。背景是一张桌子和一台电脑。全球第二大的数字货币以太坊的矿工们挖出了437万块,在这块块上完成了一次硬分叉。
根据coinmarketcap的数据,以太坊的总市值已经达到320亿美元。那天以太坊的单价波动了2%,和平时的价格波动没什么区别。
之所以会出现分叉,主要是因为当挖到一个新的块时,区块链系统会产生一个新的协议,这个新的协议很难和旧的协议兼容。分叉本身分为“软分叉”和“硬分叉”。简而言之,软分叉意味着新旧协议仍然可以在同一系统上工作;硬分叉意味着新协议不再允许旧协议继续工作。
此前,比特币和以太坊这两种虚拟数字货币出现了硬分叉。今年8月1日,比特币(BTC)完成硬分叉,产生了新的比特币现金(BCC”);用数字货币。2016年7月20日,由于道事件的影响,以太坊也出现了硬分叉,新的数字货币以太坊经典也产生了。
以太坊的“硬叉”有一个历史名字,被业内人士称为“拜占庭硬叉”。根据国内最大的以太坊社区“以太坊爱好者”翻译的资料,以太坊完整的发展路线有四个阶段,依次是“边疆”、“家园”、“大都市”、“宁静”。
目前以太坊处于“大都会”的第三阶段,主要有四个特点,即实现零知识证书、较早实现权利证书、更加灵活稳定的智能合约、应用抽象账户。因为这些特点不会一次性引入,所以分两个阶段引入,分别是两个硬分叉,分别命名为“拜占庭”和“君士坦丁堡”。
根据以太坊爱好者翻译的信息,君士坦丁堡的硬叉可能会在明年部署。这种分叉的主要作用是抹平拜占庭造成的所有问题,引入“武力证明”和“权益证明”的混合链式模式。
自从比特币和以太坊的硬分叉产生了新的数字货币之后,这个拜占庭式的硬分叉会不会出现新的货币就成了很多人关心的话题。不过从以太坊爱好者翻译的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个硬叉并不是紧急情况下的临时处理,而是协议升级的结果,已经得到了开发者的一致同意,所以不会出现分裂,也不会出现新的令牌。
另外,在数字货币的世界里,每一个分叉都会对矿工产生巨大的影响。无论是比特币还是以太坊,在此之前,区块链的运营都是靠矿商提供的计算能力来维持的,而矿商往往需要投入数百万、数千万元来提供这些计算能力。如果分叉后产生新的协议,那么矿工可能需要再次更新设备,这将是一笔巨大的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大都会”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较早实施了“权益证明”,但目前比特币、以太坊等数字货币仍采用“效力证明”。所谓“算力证明”,就是矿工依靠矿机提供的算力来维持区块链的运行。矿工挖的币是对他们计算能力的回报,这也是大量矿工出现的原因。
资深数字货币玩家黄世梁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权益证书”目前还没有引入以太坊,未来可能会逐步引入。权益证书全面引入以太坊后,就不需要矿机挖矿了,取而代之的是用泰币挖矿。“只要有钱,就可以参与采矿。”黄世梁说。
国内某知名矿池(矿工的网络聚集地)负责人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由于“权益证书”并未出台,拜占庭硬叉短期内不会对矿工造成太大影响。反而会降低开采难度,加快开采速度,一定程度上提高矿工收入。不过,该负责人也表示,“权益证书”全面推出后,“不会再有矿工了。”
“三年前,以太坊开发者团队在宣布升级计划时提到了这一点。矿商在投资前应该考虑这个问题。”该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