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
来源| Meet-人才管理
“涌现胜过权威”是《爆裂》这本书的第一原则。权威很好理解,讲的是自上而下的领导和集中领导。
那么如何理解“涌现”呢?简单来说,“涌现”就是一堆东西聚在一起,在更高的层次上出现一个全新的事物和现象。出现的是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时产生的集体智慧。
比如蚂蚁,每只蚂蚁的智商都不高,但一旦形成蚁群,就表现出极高的智能水平,这就是所谓的“涌现”。
再比如人脑。人脑中有数百亿个神经细胞,每个单独的神经细胞都是无意识的。然而,当这些神经细胞项目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形成一个惊人的网络,它不仅大于神经细胞的总和,而且能够实现一个人在思考。
从这里可以看出,其实“涌现”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涌现的过程,而涌现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也存在于人的头脑中。互联网的发展为公众提供了表达观点的渠道,公众的声音可以被听到,也促进了他们参与讨论、思考和写作。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了很多平台,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自媒体。
现在红紫相间的比特币实际上是一种从民间兴起的电子货币,尤其是它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系统,是去中心化的。
从权威到涌现的转变正在改变许多机构的未来。在传统的权威体系中,机构就像船只,少数地位高的人决定他们行使的路线是否明智;在新兴系统中,很多决策并不是这样产生的,而是从大量的员工或股东中涌现出来的。像华为提出的“让能听到炮声的人来叫炮声”,是对公司自上而下的权力分配、资源流转、支持服务、考核评价等一系列机制和制度的重构,意味着对自下而上的新兴力量给予更多的关注。
比如《不列颠百科全书》维基百科的出现,就是一个从权威到涌现的绝佳例子。《不列颠百科全书》是权威专家团队,维基百科是一群出于公益目的自发写作的读者。2005年《自然》杂志的研究表明,两者质量相差无几。
最近的研究还发现,蚁后并不比最低级的工蚁有更多的能力。这颠覆了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心中的认知。物种的形成背后并没有权威的力量在我们周围不断创造出多样而分化的生命形式。
比如管理学顶级期刊JAP在17年7月发表了一个有趣的观点:中层管理者的智商与其领导水平不成正比,而是呈倒U型曲线,即当其智力为120时,其感知的领导力最强。所以得出结论,领导太聪明不一定是好事。因为管理者越聪明越自信,就越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这样一来,下属的空间会更小,支持会更少,压力会更大。所有这些行为最终都会极大地损害整个团队的活力和表现。
从以上案例中,我可以看出“涌现”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否意味着从此以后,我们应该相信自下而上的涌现,不再相信自上而下的权威?自下而上的比特币能杀死权威机构发行的法币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作者自己也承认,新兴的民主不可能成为负责任的公民自治。新兴的新媒体也暴露了一堆恶心的问题。
那么新兴的比特币也有很多缺陷,比如分布式记账需要存储在每台电脑上,会极大的浪费资源。目前看来,权威法币是干不出来的。为什么?因为现代货币背后的关键是国家信用。
众所周知,美元现在是全球货币体系的核心。任何贸易都必须用美元结算,所有国家都要用美元在海外发行国债。美元的地位是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定的。
二战后,各国代表在布雷顿森林开会,然后讨论这样一个全球货币体系。当时争论的焦点是哪种货币应该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锚”。英国代表团团长是经济学大师凯恩斯。该计划是建立一个名为“银行券”的国际货币单位,其中包括具有一定权重的各国货币。美国代表团团长怀特计划以美元为主,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
事后看来,凯恩斯的方案比怀特高明得多,因为凯恩斯的方案考虑到了国家间的平等和公平贸易,而怀特的方案显然更有利于美元。但怀特打败了著名的凯恩斯爵士,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美元的核心地位,使其成为实际的世界货币。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很简单,当时美国太强大了。当时,欧洲国家的战后重建不得不依赖美国的贷款。所以货币地位之争的正义根本不在人心,而在国力。
所以可以说,新兴的比特币,即使具备定价、存储、兑换等功能,也可能是未来货币发行的一个方向。但是,只要国家的概念没有被消除,要取代各国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那为什么说“涌现优于权威”呢?正如罗胖所说,“在过去几千年的文明中,人类把权威的方式用到了尽头,但有些问题仍然无法解决。既然如此,何不换一种方式试试?”
往昔精彩:
区块链就像一张“活体照片”。你无法预测——[突发]读书笔记1
焦虑,这是时代的病——[突发]读书笔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