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姜
迄今为止,绝大多数央行数字货币仍处于试点或实验阶段。何时进入实施阶段?央行数字货币成功落地需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私营部门已经在提供数字支付方式。为什么需要央行数字货币?
10月24日,国际清算银行行长卡斯滕斯在第三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卡斯滕斯说,各种支付系统一直在发展,一场巨大的数字革命已经发生。中央银行(CBDC)是各国央行正在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数字货币央行试图做的是为社会提供更好的货币形式,更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现在人们不一定想用现金,他们想用手机和不同的应用程序进行交易。在这方面,央行需要做出回应,以数字形式提供一种可靠的货币。
卡斯滕斯指出,只有数字货币即央行的可信度最高,只有数字货币即央行才能拥有央行层面的制度支持。
数字货币的央行如此重要,为何却鲜有落地?
今年7月,国际清算银行发布了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最新研究报告《央行数字货币与跨境支付》(跨境支付的央行数字货币),称目前只有少数央行对发行数字货币做出了明确决定。
卡斯滕斯说,数字货币这个发行央行并不简单,要保证各项操作没有问题,系统不能宕机,必须做到无懈可击,所以难度极大。央行的数字货币从发行到在社会上使用,也非常复杂,与其他支付手段的关系也非常重要。大多数国家的支付系统都是基于商业银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运营央行数字货币,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使央行数字货币与商业银行的货币相辅相成,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卡斯滕斯还强调,现在我们不必支付现金利息。如果采用央行数字货币,该怎么办?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方面,比如如何处理央行数字货币所能提供的各种信息。人们非常重视他们的隐私。
卡斯滕斯介绍,数字货币,中央银行,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今天使用的支付系统是在过去几十年里以非常缓慢的速度逐渐演变而来的。在演进过程中,各国不断在过去的平台上安装新的应用和功能。央行的数字货币和各种新技术可以完全重新设计支付系统及其提供的重要基础设施。其他参与者,包括但不限于中央银行,可以相互学习,建立一个更有效率和竞争力的支付系统。在国际上,代理行、汇款、跨境支付的效率极低,透明度差,成本很高。很多情况下,尤其是小额交易,交易时间可能长达30天,手续费可能高达交易总额的5%-7%。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卡斯滕斯说,当代数字技术革命确实使世界各国朝着同一个方向进行了彻底的重新思考,由此产生的新设计范式可能会在未来彻底消除我们今天面临的许多障碍和问题,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也是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数字货币的央行影响力如何?它如何影响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
卡斯滕斯说,首先,一个国家本国货币的运行实际上不仅仅取决于技术,更多的是取决于国内政策和国家的前景。这一基本情况不会改变。但在新框架下,资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在国家间重新分配。短期来看,这可能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在设计新框架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其次,发展央行数字货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正如在中国看到的那样,私营部门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些科技巨头本身就可能带来不稳定,所以至少要建立一个额外的平行体系。这一体系与政府政策运作方式相似,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由政府控制,可以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为金融体系提供更加均衡的发展机会。
卡斯滕斯表示,还有另外两个重要因素需要考虑:第一,在数字货币的制度设计中,中央银行,如果引入一种新的资产或新的货币形式,就会改变现有的传统关系,这种改变隐含在所有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其次,央行的数字货币能在多大程度上导致银行活动的脱媒?而央行和政府需要很好地调整这些因素,使设计出来的制度尽可能均衡运行,带来一个相对理想的结果:3354,一个更有效、更可信的支付方式,同时不会导致威胁金融稳定的脱媒,不会增加货币挤兑的概率。
对于科技巨头的监管,卡斯滕斯表示,在信息的使用上,目前市场存在垄断的趋势,对此进行监管是极其必要的。此外,这些问题还涉及到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目前一个特殊的问题是创新的速度很快。规模经济和网络效应可以让一个非常小的系统在几年内变得巨大。这是许多政府首先考虑的问题之一。中国在这方面采取了一致措施。
卡斯滕斯强调,如果不对技术进行监管,它可能会进入一个非常有害的循环,这被BIS称为“DNA循环”。即网络后台使用的数据会产生更多的活动,产生更多的数据,带来更多的网络效应,从而导致很多参与者被排挤出去。更重要的是,如果这个过程中的龙头企业没有受到与现有企业同样的监管,可能会严重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
卡斯滕斯说,比如一家大型科技企业创建了一个支付系统,然后利用自己的网络和支付信息进入信贷领域。然后,与受监管的商业银行相比,它们具有竞争优势。因此,有必要实现公平的竞争环境,并确保同类活动受到同类监管制度的制约。很多全球大型科技企业都是系统化的。就像监管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银行或金融基础设施一样,需要应用这些概念来监管大型科技企业参与金融活动。这不是为了抑制竞争,也不一定是为了保护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也需要发展自己的基础设施,尽量提供同一类型的服务),但作为监管机构,需要确保各方在同等条件下竞争,消除监管套利的可能性。
编辑:郑晶鑫
校对: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