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比特币暴涨的时候,我买的矿机本来预计四个半月回本,结果一个月就回本了。”一位海外“矿工”近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全球70%以上的比特币计算能力集中在中国。自去年9月限制人民币交易比特币以来,国内的监管再次指向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生产,俗称“挖矿”。
虽然去年11月,相关电力部门澄清了“全面禁止比特币生产”的说法,而今年1月,有媒体报道称,央行并未要求比特币矿场限期关停。但中国对于规范比特币生产、取消矿山用电优惠的态度已经基本明确,监管部门也已经掌握了部分矿山的电费、税收、发电量等信息。
值得追问的是,中国对比特币生产的监管更加严格后,会对中国和海外的“矿工”产生什么影响?是否会影响比特币“爆发”(矿工通过算力确认比特币交易)的效率?全球热门的比特币底层技术区块链将何去何从?
“理论上,中国矿商计算能力不足会打击区块效率,但实际上,比特币的全球计算能力已经超负荷。此外,矿机价格飙升,用电成本高,开采难度加大。最后利润已经很薄了。这一次可以说是海外矿商受益了。\”以太坊连锁协会秘书长罗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不应该是‘一刀切’的叫停,而是应该标准化。以前矿上有违规用电的情况,以后不会再有用电和税收优惠了。”某大型比特币交易平台风险控制人Rico告诉第一财经。
“矿工”有喜有悲。
目前挖一个比特币的成本(包括矿机损耗)估计在1 ~ 2万人民币左右。其中电费占比不小。记者了解到,之前四川某矿聚集了近6000台矿机,每天电费也在7000元左右。一年的总用电量接近300万元。
此外,随着世界各地的矿工纷纷加入矿业,他们的计算能力早已达到饱和,加剧的竞争导致采矿利润越来越薄。
现在挖矿越来越难了。在“比特币之父”中本聪的设计中,每挖掘21万个区块,区块奖励将减半。一开始每块奖励50个比特币,现在只有12.5个比特币,预计到2020年只有6.25个。
“一些矿商担心中国监管收紧,其中一些人移民到了俄罗斯和冰岛。”罗伊告诉记者。开矿的必要条件是电价便宜,温度适合矿机散热。俄罗斯、冰岛等火电、水电资源丰富的国家无疑是最合适的。
里科说:“矿山之所以较早地聚集在中国,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在矿机生产上有绝对优势,他们中的一些人从海外购买了先进的矿机进行研究,很快就会形成规模。监管收紧后,中国矿机可能会出口。”
比特币诞生之初,1300个比特币可以兑换1美元;2011年,一个比特币的价格涨到一美元;到2013年,一个比特币的价格涨到了900美元;在经历了几轮监管冲击后,比特币在暴跌后依然保持了上涨趋势。如今,一枚比特币的价格是16500美元(约合10万人民币)。
然而,由于比特币的暴涨,最初参与采矿并享受优惠的电力和税收优惠的矿工无疑赚了很多钱。前几年最疯狂的时候,比特币挖矿的高端矿机价格超过10-20万元,最多一天甚至能挖出2-3个比特币;另外,矿用显卡流失一般都很严重,矿用显卡也很抢手,一般卖几千元。
在中国加强矿业监管后
1月5日,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从权威渠道获悉,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办公室(以下简称“互金整治办”)领导小组发布通知称,据有关部门反映,目前存在一些生产“虚拟货币”的所谓“挖矿”企业,不仅消耗大量资源,还助长了“虚拟货币”投资的投机行为。根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关于防范风险、限制偏离实体经济需求、规避监管的“创新”精神,互金整治办相关成员单位已于2017年11月20日召集相关省市整治办讨论相关事宜。
据悉,监管部门也在全面掌握从事“矿”的企业的方方面面,包括要求上报企业名称、成立时间、注册资本、矿机数量、营业收入、纳税、用电量等。
从监管的重点来看,“权力消耗”和“鼓励投机”成为关键。其实,要理解监管的逻辑,需要从比特币的生产过程说起。
比特币的制作需要发挥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极其耗电,但对于水电站来说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中国四川省成为全球最大的比特币挖矿资本聚集地,电费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出于节省铺设线路成本和用电方便的考虑,比特币“矿”大多直接建在水电丰富的地区。四川等地水电资源丰富,雨季用不完,于是“矿工”就用这个电“挖矿”。
“除了四川,一些矿工会聚集在内蒙古,那里多采用火力发电,相比四川的水力发电,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Rico告诉记者,“一般在汛期,发电量都是超过需求的,所以矿山也帮助四川有效利用了一些水资源。所以之前可能有一些优惠政策安排,但也有违规用电的情况;在旱季,矿山可能会将多余的矿机迁移到内蒙古、新疆等地。”
比特币矿类似于大型机房,耗电量惊人。(来源:互联网)
当然,耗电的原因是“开采”过程。简单来说,当用户发布交易时,需要有人确认交易并写入区块链,形成新的区块。在一个分散和不信任的系统中,谁应该做呢?
比特币网络采用“挖矿”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3354集中记账的权力,分享给所有愿意记账的人。“挖矿”的“矿工”是参与维护比特币网络的节点,通过帮助生成新块来获取一定量的新增比特币。
此前,一位资深矿商告诉记者,“说白了,‘挖矿’就是计算机哈希(哈希函数)随机碰撞的过程。如果你猜对了,你会得到比特币。这涉及到一个哈希函数。给定一个输入x,它会计算出相应的输出H(x)。因为正确概率小,所以需要不断尝试,这也要求计算机有很大的计算能力。直到你得到正确的答案,你才可以把这个X写入块中,这样就满足了整个技术规则的要求。”
上述过程也需要消耗巨大的电力。目前每10分钟左右生成一个大小不超过1MB的块(记录这10分钟内发生的已验证的交易内容),并串联到最长的链尾。每一个区块的成功提交者,除了用户在交易中附加的支付服务费外,还可以从系统获得12.5个比特币的奖励。
“挤泡沫”加速区块链发展
也正是因为比特币价格的飙升,区块链技术作为其底层技术备受关注。虽然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资本市场已经捕捉到了风声,美国的区块链概念股可谓一片繁荣。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CEO李伟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币圈’和‘链圈’不应该相提并论,中外都supp
此前,记者还了解到,国内首个由高校牵头的开源区块链自主系统“吴彤链”已经上线。通过开放应用场景等措施,旨在将国内外区块链从业者汇聚到其“链谷”平台上。记者了解到,链谷目前已吸引16家本土企业入驻。2018年计划吸引50家区块链产品R&D及应用推广企业,建立交通、供应链、金融、教育、文化等15个行业研究中心。通过这些中心,会孵化出更多的科技公司。
当地时间1月4日,几个小时内,中网载重线(NASDAQ:CNET)上涨700%,成为当天纳斯达克表现最好的股票。同一天,该公司宣布将与无锡京通科技在区块链科技合作,打造“一个可靠、公平、透明的商业机会和交易平台”。但目前中国网载重线上还没有分析师的报道。
去年12月20日,美国移动支付公司Net Element Inc (NASDAQ:NETE)宣布推出一个专注于区块链技术的业务部门。美股开盘前,Net Element也较前一日收盘价上涨了近500%。
目前,“监管科技”已经成为一个热词,区块链也将推进事前和事中事后监管。例如,一旦保险公司将日常运营流程搬到区块链,并向监管机构开放会计节点,监管机构就可以实时观察保险公司的所有业务动态,包括资金流向和投资构成等。并能及时监控风险,无需等待事后申报。
“在做一些金融核心业务的申请时,需要在技术层面准备好监管接口,监管部门可以实时跟踪任何一笔交易。”李伟说。
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许多区块链人也表示,区块链科技仍处于初级阶段。2015年,整个风险投资圈(VC)对区块链不感兴趣,人工智能是更热的主题。然而,自2017年以来,许多大风投逐渐决定押注,2018年将不可避免地见证更多实际的区块链应用落地。
我告诉李伟《第一财经》,区块链在企业中的应用场景其实非常丰富。从去年开始,国内几乎所有的银行、券商、保险公司等。已经开始布局了。“去年的ICO狂潮确实滋生了一些行业泡沫,但在全球监管收紧、泡沫被挤压后,这个行业会发展得更好。”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