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6日,陈春院士在国家发改委做了主题为“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的专题报告。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首发。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历程
2008年,有人以“中本聪”为笔名发表了开创性的文章《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提出了比特币系统模型。2009年1月3日,创世区块诞生,比特币正式投入运营。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近10年没有出现过服务暂停的情况;第二,任何交易都可以追溯;第三,没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完全负责运维。比特币采用的底层技术是区块链,其本质是分布式账本数据库。
从区块链的分类来看,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公链,其特点是任何个人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参与和访问。众所周知的比特币就是公链的应用。第二类是私链,私链的参与者一般是大型企业的内部实体或者政府的职能部门。它具有集中的协调机制,控制器可以指定参与节点和验证节点。第三类是联盟链,指的是多中心区块链。一般由企业联盟或政府机构发起,有访问和权限控制机制,账本有隐私保护功能。
区块链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9年到2013年,也可以称为比特币时代。在这个阶段,底层的区块链技术和顶层的数字货币应用密不可分。第二阶段,2013-2015年,以太坊通过引入智能合约实现了区块链的可编程性,可以承载多种应用,使区块链的应用不再局限于数字货币。从2015年到现在,是区块链发展的第三个阶段。随着联盟链底层平台的推出,通过解决商业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促进了区块链与产业的融合。
区块链工业的应用逐渐深入和扩大。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已经从最初的金融领域逐渐扩展到政府服务、供应链管理、工业制造等领域。其核心思想是利用区块链的透明和防篡改特性来记录和共享数据,以确保资产确认、数据存储、许可证管理和交易清算等不同业务的可信发展。从基础设施到底层技术平台再到产业应用,可以说区块链产业生态已经初步形成。
在金融领域,区块链科技可以提高交易的结算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有效解决金融应用场景中信任缺失、交易效率低等问题。在工业领域引入区块链技术,可以连接产业链上下游的各类设备,帮助企业、制造商、原材料供应商和监管部门建立信任体系,提高制造的安全性。在物流领域,通过将所有物流参与者的数据连接并记录到区块链网络中,可以有效解决货物的可追溯性问题。在政务领域,区块链为政务数据的互联互通提供了分布式、多场景的解决方案,使得政务服务的权责更加清晰,跨区域、跨部门的协同工作更加顺畅,群众办事更加便捷。
区块链学科建设发展迅速。目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都开设了区块链课程,成立了区块链研究中心。然而,由于区块链仍处于起步阶段,区块链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的需要。
区块链带来的监管挑战
区块链应用不断深化和拓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挑战。有三个主要的风险挑战。一是对网络安全造成威胁;二是公链的匿名性和信息删除的困难性,容易被用来传播不良信息,从而对意识形态安全构成挑战;第三是对金融安全的挑战。当前,打着“区块链”旗号进行非法金融活动的案件频发,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对于区块链的监管,2019年1月,中央网信办发布《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管理,积极推行区块链申请备案制和实名登记制。目前,中国对区块链的监管已初见成效,今年已公布了两批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目前,区块链监控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区块链节点的跟踪和可视化;二是联盟链的穿透式监管技术;第三,公链的主动发现、检测和处置技术;最后,研究了连锁经营的体系结构和标准。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信息学部主任、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陈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估组成员,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数字喷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研究,近年来专注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方向的研发,致力于高水平研究与产业应用相结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陈淳院士对区块链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有着深入的研究。10月24日,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作了专题讲座。
本文来自中国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