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货币开始。
货币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伟大发明,它最重要的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很难想象,现代社会庞大而复杂的经济金融体系,在没有钱的情况下能否继续运转。
从历史上看,货币的形式经历了许多演变阶段,包括实物货币、金属货币、替代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数字货币等等。货币本身的价值取决于实物价值、发行者的信用价值、信息系统(包括算法、数学、密码学、软件等)中的信任价值。)今天出现的。
注:中国最早的货币确切记载“夏后用玄币”出现在恒宽《盐铁论错币》年。
要求
通用等价物可以作为货币使用。而纸币本位是平时最常见的一种,不仅携带方便,而且不易模仿,相对容易区分。
注意,严格来说,货币不等于现金或货币,货币的范围更广。
也许有些人认为信用卡比纸币更方便。与信用卡等集中支付系统相比,货币提供了更好的匿名性。另外,一旦系统出现故障,网络断开,没有刷卡机,信用卡就无法使用。
无论是货币还是信用卡模式,都需要额外的系统(如银行)来完成生产、流通、管理等操作,带来了极大的额外成本和使用风险。伪造、信用卡欺诈、刷卡和转账等安全事件屡见不鲜。
自然,如果能实现一种数字货币,保留现有货币的这些特征,消除纸币的缺陷,无疑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变革,大大提高经济活动的运行效率。
比较
让我们比较一下今天数字货币中的纸币和现实生活中的纸币:
可见,数字货币在各个领域都不优于现有的货币形式。不设前提条件地倡导各领域数字货币不是严谨的态度,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事实上,仔细观察目前支持数字货币的交易机构就会发现,没有一种数字货币能够完全发挥货币的功能。
最后,虽然目前的数字货币“实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可见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其所依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在大规模场景下仍有欠缺;性能和安全性需要改进;资源消耗还是太高等等。这些问题需要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意识到挑战
设计和实现一种数字货币并不容易。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纸币是可转让的,完成价值的交付相对容易。但是,由于电子内容天然具有零复制成本,不可能通过发送电子内容来完成价值转移。持有者可以尝试向多人发送相同的电子货币,这被称为“双花攻击”。
可能有人会说,目前银行里的钱是电子化的,因为资产是通过账户里的数字记录的。没错。有人将这种电子货币模式称为“数字货币1.0”,实际上是在假设有一个安全可靠的第三方记账机构的情况下实现的,以信用为抵押完成交易。
集中控制下的数字货币实现相对简单,但需要一个中央管控系统。但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安全可靠的第三方记账机构起到中控的作用。
比如,贸易国可能缺乏足够的外汇储备;网络上匿名当事人之间的直接交易;交易的两个机构互不信任,找不到双方认可的第三方担保;汇率的变化;您可能无法连接到第三方系统;第三方系统可能会失败.
总而言之,在去中心化的场景中,有几个问题:
货币防伪:谁负责验证货币;货币交易:如何确定货币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避免重复付款:如何避免重复付款?嗯,其实不容易。
比特币出现
如何实现一个没有第三方记账机构的数字货币系统?
在过去的30年里,数字货币在这个方向上做了很大的努力,经历了几代进化(包括B-money、e-Cash、HashCash等。),但这些数字货币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第三方系统的信用担保。直到比特币的出现,才第一次在实践中实现了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体系。在没有任何管理机构的情况下,比特币网络本身通过数学和密码学保证了所有交易的成功。比特币本身的价值是由背后的计算能力背书的,这也促使人们开始思考如何衡量价值,如何在未来的数字世界发行货币。
目前看来,数字货币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像paypal一样与现有系统合作,成为代理商;一种是完全抛弃现有体系的分布式技术,比如比特币。
现在还很难说未来哪种模式会成为主流,甚至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先进的技术。但是探讨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设计会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