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二区块链:网络世界运行规则和技术的新探索王永利[2]
近年来,区块链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领域,尤其是金融互联网领域迅速升温且日益火热的概念。在中国,区块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探索。
区块链最早的出现是因为2009年初比特币的发布。区块链成为比特币输出、记录、流通的基础协议和技术应用。虽然比特币自出现以来就饱受争议,甚至不能被政府和货币当局视为“货币”,但比特币应用的区块链技术引起了包括政府和货币当局在内的广泛关注。
为什么区块链会成为迅速升温的热门技术和话题?
这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性是,在区块链技术基础上推出的比特币,开启了一种与传统社会(线下)联系不大,完全适用于网络世界(线上)的新技术和规则体系,如网民身份验证、财富确认、交易记录、公证验证等。为人们适应互联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路径和无限遐想。
从其在比特币中的应用来看,区块链直观地意味着一套全新的数据区块建立、比特币分发、网络认证、比特币(价值)确认、比特币交易记录、比特币链流(价值转移)、加密(添加区块和交易时间标识等因素)注册和验证。
正是因为比特币不是线下法定货币的替代品,而是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的、由非法定货币主管部门发行和管理的网络货币(虚拟货币),主要模仿黄金模式,完全由互联网基础协议和严格的加密技术保护和支持,从而形成一套不同于且不受现实社会法律约束的、可以与法定货币进行交易或交换的新型货币规则和体系。
比特币推出至今8年多,没有资金或用户信息被盗的记录。其安全性得到了验证,资金结算效率和成本也有明显优势。这使得人们对比特币所应用的区块链技术的信心不断增强,人们也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虽然区块链是比特币首创并应用的技术和协议,但区块链并不等同于比特币,其应用绝不会仅限于比特币。区块链的应用可以是分散的或集中的;可以是公有链模式,也可以是私有链模式。因此,继比特币之后,区块链科技也在不断发展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应用领域。
区块链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人高度重视,是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经济交流和交易走上了网上。网络世界(或网络社会)正在迅速扩大、丰富和活跃,网络交易必须解决当事人的身份验证、价值核实、交易记录、查验验证等效率和安全保护问题,需要严格的中介和协议(规则或章程)。对此,传统的思维和习惯做法是顺应线下交易向线上交易的发展轨迹,将现实(线下)社会的通行规则和做法推向线上(网络)社会,但在实践中却越来越难以适应线上交易的需要。
比如,对于当事人的身份认证,自然的选择是基于各国法律所保护的身份证件信息来验证网上交易的身份,然后加上账户或交易密码,以及脸书、虹膜、指纹等生物特征。这种方法,首先使跨境互联网络世界的公民身份信息受到现实社会行政管辖的制约。同时,非数字、多重身份信息的采集和验证会大大增加成本,降低效率。
再者,现实社会中,各种涉及资金结算的经济活动,除直接现金交易外,都需要当事人先在银行等机构开立账户,通过开户机构进行资金结算。但由于种种原因,即使在一个国家内部,也不可能要求所有公民在一个开户机构(包括其分支机构)开户,更不用说国家之间了。这使得在不同机构开户的当事人的交易必须通过其开户机构之间的清算来完成。将这种模式推向网络世界,将严重影响交易确认和资金结算的效率和成本。
此外,在现实社会中,交易活动的计价和清算必然涉及货币,货币是受国家或地区主权保护的法定货币。随着互联网的跨境互联和互联网交易的跨境发展,交易的定价和资金的清算也涉及到货币问题,多种货币的操作也会大大增加清算的成本和风险。
因此,网络世界和网络交易的发展迫切需要身份验证、价值验证、货币计价、交易确认和记录、账户管理和验证等方面的创新。区块链技术为此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启示和实践。
当然,比特币的应用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最初的比特币并不是由法定货币直接转换而来,而是可以在网络世界中通过“挖矿”获得。所以比特币完全可以抛开线下的社交规则,利用区块链技术形成一套新的游戏规则,从线上延伸到线下。在现实世界中,无论线上交易还是线下交易,其主体都是人(包括法人),对其财富或价值的管理不应该是完全分割的,而必须是连接的、融合的。所以O2O是必须的。这就需要应用区块链,不仅要研究和解决网络世界的问题,还要研究和解决网络世界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和融合。这将带来更多的挑战和风险,也需要更多的人、更大的力量、更深的探讨和创新。也有可能将来区块链技术会被更先进更完善的技术取代,但是区块链的历史价值是不可磨灭的!
为了普及区块链的知识,指导区块链的研究,促进区块链的应用,我国一批在区块链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方面颇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对他们的经验和成果进行了认真梳理,整理出版了《区块链:从数字货币到信用社会》一书,非常值得细读。当然,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和概念,区块链的研究和探索才刚刚开始。希望《区块链:从数字货币到信用社会》这本书能成为大家学习和研究区块链的敲门砖,也希望作者们能不断推出新的成果和作品!
[2]作者是乐视金融CEO、中国银行前副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