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两个大国关系稳定的条件及其最终颠覆的趋势:三个历史实例的动力学视角。
作者:石,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来源:《当代美国评论》,2020年第2期,第44-59页;国际关系学者
微信编辑:周悦
摘要:历史上一些强国有过长达几十年的稳定关系,其间两个大国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平相处。然而,强国之间的稳定拖延得越久,稳定最终被推翻的趋势就越明显,这种大概率趋势一般会引起调查者的注意。本文依次考察了近代早期欧洲、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的东亚、公元前5世纪的西方古典世界三个历史实例,探讨了创造和延续稳定的基本条件以及导致稳定最终被推翻的强大动能,无论是结构性的还是政策导向性的。
[关键词]大国关系;两个大国的关系是稳定的;修昔底德陷阱
回顾历史,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些后来激烈对抗甚至发生流血冲突的强国,却有着持续数十年的稳定关系。这一时期,两个大国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平相处,甚至和睦相处。如果考察的视野聚焦于这种稳定的关系,而不是着眼于探究他们对抗甚至冲突的历史过程,必然会引起人们对导致和维持——稳定的基本条件的思考——至少,所有受害者和害怕灾难的人都会怀念3354——并探究创造和延续它们的基本动能,无论是结构性的还是政策性的。
当然,历史利益和对“揭秘”的追求不能就此止步。稳定拖延的时间越长,稳定最终被推翻的趋势就越明显。一般来说,它会引起调查者的注意,尤其是怀旧的受害者和害怕灾难的人。不幸的是,世界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印象:两个大国之间长久稳定的关系大多不是相对永久的,它们之间的激烈对抗甚至流血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
对此,人们不禁要探究最终颠覆稳定的动能,无论是结构性的还是政策导向性的,并且总是要问一个意义重大的问题:两个大国之间的大对抗甚至大冲突是否是绝对不可避免的?
在此,本文将按时间顺序考察三个历史实例:一是近代早期英法80多年的稳定,重点考察这种稳定关系的基本条件;第二,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西汉帝国与匈奴帝国之间的稳定也集中在稳定关系的基本条件上;是公元前3、5世纪雅典帝国与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稳定。它不仅关注了稳定关系的基本条件,而且探索了稳定最终倾覆的强大机制。
英法和平相处:从西班牙的突然衰落到法国的开始繁荣。
中世纪末期,英法之间发生了百年战争(1337-1453年),从那时起持续了大约250年,直到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年)爆发。英法之间没有大的战争,甚至小的战争也很少。此后英法断断续续打了几场战争,包括在冲突中充当双方主角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和拿破仑战争,甚至还有持续了100多年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可谓英法第二次百年战争。然而,从这漫长的和平开始到结束(或者严格地说,直到1688-1689年英国的“光荣革命”),英国总体上并不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或者说是欧洲国际体系中一个持久的一流强国。除了伊丽莎白一世,英国在短时间内对击败哈布斯堡的西班牙在欧洲的霸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这漫长的和平时期,法国扮演了几个角色:意大利战争(1494-1559)中的主角,与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作战;法国宗教内战(胡格诺战争,1562-1598)自杀,死于强国。1635年,黎塞留和法兰西大举加入欧洲三十年战争,八年后打败西班牙军队主力,决定成为干坤。战后贵族反叛王权(“扔石头党”叛乱,1648-1653),法国再次成为内斗中的自杀。
因此,就本文的定义和目的而言,英法作为早期现代国际体系中的两大关键力量,其关系始于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在英吉利海峡被摧毁,哈布斯堡西班牙从此迅速衰落。后来在1661年,路易十四上台,波旁法国立刻开始了——年的权力繁荣——作为欧洲霸权的强力追求者的权力繁荣。这两个事件相隔80多年,是现代国际体系史上两次国际格局大浪潮之间相当长的间歇期。在这一过渡时期,有一场持续了30年,席卷中欧、西欧乃至北欧的宗教战争,也就是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导致了一个重大的法律结果,即《威斯特伐里亚和约》,结束了这场战争,确定了欧洲各国主权平等。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渡时期,法国迅速走向了使其强大的“专制主义”,即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军事/官僚国家,或者说是一个法国式的现代国家。与此同时,经历过革命的克伦威尔领导下的英国准备成为世界强国,因此首先获得了海外贸易和海军力量的最高优势。
英法是两个关键力量:这是本质而不是表象。与此同时,哈布斯堡奥地利,也就是神圣罗马帝国,似乎是头号强国,甚至无敌舰队覆灭后哈布斯堡西班牙的突然衰落也只是相对的,也就是相对于之前腓力二世全盛时期极其突出的权力优势,以及鉴于西班牙帝国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上命运的剧变。自此,西班牙帝国退出强国行列已有半个世纪。其间,在腓力二世之后执政23年的腓力三世,虽然内政腐败无能,领导不力,到处都是“没落”的声音。但在哈布斯堡家族根深蒂固的帝国观念、霸权野心和天主教狂热的驱使下,在其家族盟友奥地利皇帝斐迪南二世的支持下,展开了新一轮扩张浪潮,导致了1618年三十年战争的爆发。三年后,16岁的腓力四世登基,将国家大事托付给奥利瓦伯爵雷,试图推行一项旨在“复兴陛下君主制”的大战略来阻止衰落,即试图对内改革,对外发动战争,但最终失败。
惨败的最重要原因是腓力四世、奥利瓦雷等重要官员和腓力二世一样,拒绝了唯一的替代选择,即降低野心水平,削减承诺。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基于对哈布斯堡霸权的否定。11年后签订的《比利牛斯和约》标志着西班牙彻底败给了宿敌法国,从此不再在欧洲和世界扮演主要角色。
从无敌舰队的覆灭到路易十四的个人统治,近一个世纪以来,国际政治的主要舞台始终在中欧和西欧。换句话说,英国和荷兰这两个主要海洋国家基本上与欧洲政治隔绝。其核心原因在于,用杰出的国际关系史家路德维希德希的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在腓力二世帝国的巨潮和路易十四的吐蕃峰之间的广谷水段,不存在“任何大的中心问题”,即不存在海洋国家为了自身安全而不得不大力作战(并与欧洲国家联合作战)的全体系霸权危险。西班牙对荷兰不再是一个致命的威胁,所以三十年战争期间在荷兰的战斗失去了第一个重要性,当菲利普二世以前有他们;英国能够专注于自己的内部冲突,即清教徒革命和内战,甚至在克伦威尔统治时期与商业和海权竞争对手荷兰作战,而不用担心危及他们相对于欧洲大陆的共同利益平衡。
英国专注于自身,首先是因为其内部的政治和社会冲突与划时代的变化密切相关。这一点,再加上同时期法国类似的基本面情况,成为英法两国近一个世纪和平共处的头号结构性原因,或者说是两个大国关系稳定的头号结构性动能。1640年,英国开始了以新社会势力为主力军的清教革命,随后迅速升级为内战,最终导致希望在英国实行绝对专制主义的斯图亚特王朝被推翻,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处决。拥有最高立法权的单一议会——英国英联邦,立即取代了君主制,其实际领导人是叛军阵营左右两端之间的英国革命军总司令奥利弗克伦威尔。克伦威尔镇压左派势力后,4年后将共和政体改为他个人的军事独裁“保护国”,成为“护国公”。尽管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前的20年很短,但对英国、欧洲和世界来说,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创新和意义的时期。那是英国崛起为持久一流强国的真正准备期,而这种优势的开始,只等来了复辟后不到30年的“光荣革命”和大约10年后爆发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英国太专注于自己,以至于“天翻地覆”,然后盛强。
在西班牙势力开始衰落到法国势力开始崛起的这段时间里,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除了英国的基本变化,就是法国的变化和冲突。红衣主教黎塞留和他的继任者朱尔斯马扎林(Jules Mazarin)红衣主教执政18年,以加强王权、实现国内稳定、打破贵族反抗为国内政策的基础。基于此,他们开始建立被称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即专制主义。从1610年亨利四世被狂热的天主教徒刺死,到18世纪30年代黎塞留巩固王权,法兰西再次遭遇宗教内乱、政治派系斗争和贵族勾心斗角,从而大大削弱了作为欧洲强国的能力。从其明确的国家利益至上的观点出发,黎塞留坚决推行中央集权,努力实现宗教宽容,系统地建立了分工有序、结构清晰、实力雄厚的军事/官僚政治体系,包括建立以中央外交机构为首的现代国家外交组织体系。而马扎尔-伊然则专注于增加税收,通过危机最终扼杀“扔石头党”的贵族抵抗运动。在他们的统治下,法国经历了一场“自上而下的革命”。“虽然没有摧毁封建社会的宏伟建筑,但却铲平了它的防御工事——,一个积极抵抗国家的避风港。”
一种忠于君主制即中央集权国家的新政治态度在社会中产阶级中流行,击退了上层阶级中顽固的中世纪思想。在人口和资源上天然具有欧洲一流强国规模的法国,经过了凝聚和统一,从而具备了繁荣昌盛的内在条件。
英法着眼于自身的变化,铸造了各自崛起或复兴为一流强国的首要条件,从而使它们不可能在同一时期发生严重的竞争,更谈不上激烈的对抗甚至流血冲突。而且,英法关系稳定的结构性动能还来自于一种结构性态势:英法两国在因内部变化而获得强国的初始实力和潜力后,首先从事自己的功能区域或地理区域的相邻角逐、扩张和冲突,或者称其为“区域性”而非系统性的推进。换句话说,作为两个大国,它们之间的大斗争还在等待未来,在“地区性”突破成功或取得巨大进展之后。
克伦威尔在执掌朝政的十年间,“成功地将英国推上了海洋帝国主义的道路”。革命推翻忽视海权长达半个世纪的斯图亚特王朝后,大力发展海军,挤压海上劲敌荷兰,甚至发动了对荷兰的战争。仅在法兰西共和国的前两年,英国海军舰艇数量就翻了一番,英国海军的专业化程度、作战训练、水兵待遇、后勤设施都在不断提高。1651年,鉴于荷兰在跨大西洋贸易和波罗的海贸易中的巨大优势,英国首次颁布了最著名的重商主义法规3354-《航海条例》,规定所有进出英国港口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装载。这直接导致了1652年爆发的第一次英荷战争。到1654年,荷兰被迫签署了结束战争的《威斯敏斯特和约》号协定,并放弃了与英国海外殖民地的贸易权。英国开始在海外贸易和海军力量上占得先机,再加上其非常有利的地缘战略形势,即可以在不派兵守卫陆上战线的情况下,把自己的力量集中在海洋上,这使其具备了未来跃升为世界强国的很大一部分关键条件。
类似地,波旁王朝时期的法国首先加强了自己,然后参与邻国的竞争、扩张和冲突,或者说是它的“地区性”发展。然而,情况要复杂得多,因为大陆国家有许多邻国和许多麻烦,三十年战争令人困惑。战争大部分在德国进行,交战方主要是哈布斯堡、西班牙和奥地利,一方是德国天主教联盟,另一方是法国、瑞典、丹麦和德国新教联盟。这场巨大而复杂的战争经历了四个阶段,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奥地利、西班牙和德国天主教联盟进攻德国新教联盟,占领波希米亚和巴拉丁;二是新教丹麦击败奥地利,后者在德国获得全面优势;第三,新教瑞典在天主教法国的财政援助下出兵攻打奥地利,但未能取胜;第四,法国正式参战,和瑞典一起最终打败了西班牙、奥地利和天主教联盟。
战争的第一个转折点发生在1630年,第三阶段的开始。瑞典和法国联手介入德国战场,试图推翻在1629年达到国力巅峰的奥地利。虽然与“伟大的战略家”帝国军总司令阿尔布雷特冯沃伦斯坦相比,“伟大的总司令”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多夫在战略上略输一筹,以至于战死沙场。法国首席大臣红衣主教黎塞留以其非凡的眼光、智慧和才能,足以使他的国家成为哈布斯堡王朝的克星。在宗教战争的时代,这位近代早期最伟大的政治家,从他对法国国家利益的坚定优先和准确洞察出发,首先用财政支持的方式支持新教总督和新教国家对抗哈布斯堡王朝,并努力形成异常广泛的联盟,迫使对手在多条战线上作战。然后在1635年正式派遣法军参战。八年后,他打败了西班牙军队,决定对抗干坤。《威斯特伐里亚和约》在结束三十年战争的欧洲许多国家,大体上在三个方面符合黎塞留的意愿:遏制西班牙,保持奥地利帝国与德国的分裂,以及法国干涉德国事务的权利,尽管条约签订时他已经去世好几年了。
关于近代早期英法两国上述80年稳定关系的基本条件,本文已经做了足够的阐述。总之,这个条件就是,他们是分离的,是兼容的。“脱离”意义上几乎没有直接的重大竞争,所以彼此相安无事,因为他们每个人首先着眼于国内变化3354的最重要的条件——国家实力和国家潜力开始急剧增加或被复兴,也因为在这个最重要的条件得到满足之后,他们首先从事上述的“区域”而不是整个体系。所有这些事情都需要很多年和很长时间。两个强国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两个结构动能,而政策动能,这在黎塞留和克伦威尔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则是其余的。
汉匈帝国是“约昆帝”:“贡”是和平,屈辱使其强大。
中国经历了春秋、战国、秦朝、秦末和楚汉战争,有近600年的战乱、破坏、萧条和暴政。到西汉初年,是到了建立统一、和平、富强、长寿的新帝国的非常重要的历史关头,还是到了一个大国工业急剧衰落,急需大复兴的非常重要的时候。与此同时,在凶狠、无情、狂妄的莽撞下,匈奴国急剧崛起为强大的匈奴帝国,展开了急剧的东扩势力,随后开始在南方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
新生的中华汉帝国与匈奴帝国相比,战力明显较弱。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前期,汉帝国只能大致实行“外交防御”————以外交防御为主,这种外交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贡和”:汉帝国向匈奴帝国贡和,就是不被匈奴帝国大规模入侵和破坏。但尤其是后知后觉,可以称之为历史性反攻前“韬光养晦”的漫长前奏,因为其后是汉武帝的大规模远程打击,导致了最后的决战和匈奴帝国的灭亡,永久结束了匈奴帝国对汉帝国乃至中国近乎致命的威胁。
整个历史有一个千年的背景,就是中国的总体战力劣势和同样漫长的近700年在匈奴面前长达一个世纪的斗争。到战国末期,匈奴经过数百年的结盟、分解、征服、合并和发展,成为一个多血缘、多语言的游牧部落的庞大联盟。可以说,至少从西方的易全荣在其“中国盟友”的帮助下,在骊山下攻打并杀死周幽王,到西周灭亡,这个意义上的匈奴与华夏诸侯国和帝国的战争持续了七个世纪,以暴力摩擦和大规模冲突为特征。虽然这种文明的冲突和政治斗争从未真正赢得决定性的战斗,但游牧匈奴在农耕中国普遍拥有优越的战略或军事地位。另一方面,农耕中国有过几次辉煌的战略反击,其中最重要的是公元前214年至公元前215年,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从匈奴手中收复河套地区,使“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
但“蒙恬一死,诸侯(造反)秦与中国皆扰,自秦迁徙守边者皆归,匈奴宽大”。不仅如此,成立不久的正式匈奴国,急剧崛起成为强大的匈奴帝国,势力急剧膨胀,尤其是“东胡王大幻灭”,同时开始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明知秦人所制蒙恬取匈奴土地者,侵燕、戴”。汉帝国建立之初,面对拥有数十万骑兵部队,是汉初异姓王叛乱的直接战略伙伴或后盾的匈奴,高祖刘邦不听杰出的边塞军事家刘晶的劝告,于公元前200年贸然率领20多万大军征服匈奴。结果,“40万勇敢的士兵骑着
高祖岳“好”刘敬之策在于第一,“要做长公主(高祖皇后陆的女儿陆元公主)(指之妻),要大方,他知道的女儿大方,蛮族会仰慕(可汗是他的妻子),生儿育女会做太子。代表”;第二,“(匈奴)贪财。陛下岁时,汉室遗留的几个问题(多次提问、送礼)使辩手讲礼”。想要的战略/外交效果是或者主要是和平:“勇于做女婿;如果你死了,你的孙子就是可汗。你闻孙子敢与大父抗礼?士兵不打仗也能逐渐成为大臣。”这是精妙的迂回、“外交防御”和“致敬和平”,也是“国家存在理由”指导下的忍辱负重的战略现实主义。开头只有一个小转折,就是因为吕后对母亲的感情,给“国家理性”打了一个“军人都是公平的”的折扣。“吕后日夜哭泣……但他不能派遣长公主,并把他的家人和儿子作为长公主,他的妻子是可汗”。
公元前198年,高祖“立刘景峰为长公主,可汗阏氏,岁时匈奴,有数种米酒,约昆弟之婚”。朝贡的和平时期开始了,效果是“茅盾少(少)停”。————几乎从一开始直到武帝执政中期发动大反攻,“贡和”始终是一种脆弱的和平,有几次发生了相当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因为匈奴人的文化习俗、游牧生活条件和强大的军事地位,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偶尔的大规模入侵和劫掠。
但汉帝国如此大规模的武装入侵,还需要“朝贡和平”开启后20年左右。在此之前,它只经历过一次高祖之死的潜在危机。在“汉初定,所以匈奴傲”的大背景下,基于与汉朝的“坤弟”关系贸然派遣舒高后,把匈奴“兄弟死,皆娶其妻”的“过继婚”习俗套用到这个高祖寡妇兼汉帝国太后身上,简直是“无稽之谈”。“大怒”,想“斩其使者,发兵击之”,但著名的季布急谏汉室朝廷武力远远不够。这个“刚毅”、果断的女人,只是贬低自己“年老体衰、堕落、不检点、不足以自污”,而隐忍着继续这种屈辱的“致敬和平”。
公元前180年汉文帝即位后,是“修交之事”。但三年不满,匈奴帝国大规模入侵汉地,“杀(掠)民”。于是中国历史上最节俭最自律的君主文帝,平平淡淡地表现出他的武勇,“下诏丞相发动车骑八万五千”攻敌。随着匈奴军队的撤退和文帝被迫调动军队镇压C-c叛乱,事情停止了。《朝贡和平》在弥留之际莫顿可汗上书称“前(愿)兵休往养马,再续旧约”后,立即恢复,包括将刚刚取得匈奴地位的老尚周玑可汗赐与帝国公主作为后续。对此,汉朝战略讨论的压倒性共识是,弱者必须有和平,哪怕是朝贡:“汉朝攻亲更容易。”龚洁说:“单于,新月之人,不能以胜为败。而且要非常友好。”
公元前166年,和平再次破裂:老商汗率领14万骑兵大规模入侵汉地,烧杀抢掠,直抵汉都长安附近300里。文帝被迫再次效忠反对派,调遣部署两支军队,即“以军长安备胡寇”和“骑大客车攻胡”。这场迫在眉睫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因为匈奴军队的撤退和汉军的“不杀不退”而中止。然后是可汗复婚,文帝回复“前事……不足以撇兄弟之谊”,两大帝国一致认为“匈奴不入堡,汉人不入堡,合则两利
但匈奴帝国一如既往,不怕毁约,“朝贡和平”一如既往的脆弱。公元前158年,老人可汗死后即位的武官大规模入侵汉边界,于是旧的格局————匈奴杀掠汉人,汉军挺进边境,匈奴退守长城,汉廷退兵,和平进贡——重复了3354。然而这一次“朝贡和平”的恢复是由公元前157年继位的景帝实现的。他先是挫败了“与匈奴合谋入关”(“汉围赵,匈奴止步”)的阴谋计划,配合与吴、楚的七国之乱,然后“与匈奴和解,通关,离匈奴,送公主,如前”。令人惊讶的是,景帝时期的“朝贡和平”是持续了15年左右的“长和平”。“孝到最后,没有大吵大闹”。
然后是15年左右的过渡期,无论是从广义上的匈奴与中华民族之间至少持续了600多年的斗争来看,还是从蒙恬远征开始的中华帝国与匈奴帝国之间的“汉匈百年战争”来看。梁武帝于公元前141年继位,随即继续“进贡太平”(“明秦相缚,遇恩则过关,得免”)。然而,公元前133年,在内部合作和吞并边境城镇的诱惑下,武官大臣派出10万骑兵部队大规模入侵。随即,汉武帝部署30余万兵力,意欲实施奇袭伏击,但可汗“识破汉兵阴谋”,率兵退守长城,“所以汉兵一无所获”。从此“匈奴从未亲过,攻为拦路虎,常窃汉侧,不可胜数。“持续了约70年的‘朝贡和平’终于破裂了。
随后又发生了漠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武帝“战主”漠北之战。公元前127年至公元前119年,相继发起远征反攻,取得决战胜利。之后匈奴远迁,“漠南无王庭”。几度对汉帝国构成强大致命威胁的匈奴帝国被彻底击败,从此直到12世纪初至13世纪末,女真金帝国和成吉思汗蒙古帝国先后南征北战,杀戮掠夺,中华民族再也没有遭受过中国以外游牧势力的致命威胁。
至于两个大国的关系是稳定的,在这里总结就容易多了。当时,汉、匈奴帝国之间的关系可能非常不稳定,或者极其强大的匈奴帝国有可能击败甚至粉碎西汉帝国这一潜在的大国。但实际上发生的情况是,70多年来,总体上他们相安无事,甚至“约昆弟”,在外交上表面上或形式上关系融洽。以强弱悬殊为主要内涵的结构动能,预示着可能存在一种非常不稳定的关系。但汉初几代君主(高祖、高厚、文帝、景帝,加上武帝在位的前十年)屈辱的“朝贡和平”提供了足够的政策动能,不仅终结了西汉的致命厄运,而且逐渐积累了丰富的资源等条件,使盛羌最终消灭了几十年暴虐的匈奴帝国。就汉匈帝国长期稳定或稳固的关系而言,来自汉帝国几代君主的政策动能是决定性的,而结构动能大多在于实力的悬殊。一旦邓白之围承认了这一点,坚持向和平致敬就成了一种“绝对命令”。
雅典和斯巴达:从“三十年和平”到“修昔底德陷阱”
雅典和斯巴达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大约用了15年。首先要关注他们之间在此之前的长期稳定关系,然后关注这种关系趋于倾覆的过程,探究其稳定生成、维持、侵蚀、丧失到冲击最终完全倾覆的基本动能,是结构性的还是政策性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在追溯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的背景下,雅典与斯巴达的稳定关系始于“三十年和平协定”:大致平手的所谓第一次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62-446年)结束时缔结的和约,可谓两个大国“新型大国关系”的开端。该和平条约在政治、战略和法律意义上是广泛、深刻和明确的。其主要内容是:雅典同意放弃实际上已经在战争中丧失的陆地权力帝国,以换取斯巴达正式承认雅典的海权帝国(或海上和近海帝国);双方确认希腊世界已经分裂为以对方为首的两派,并承诺保持这种分裂的绝对稳定。为此,他们规定各自团体的成员不得改变家庭。分开排队;两国间的争端应通过仲裁解决;所有这些安排必须保持至少30年。
真正以决战而非停战、持久和平而非喘息为目的的强国之间的安排,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必须准确反映局势的军事、政治和意识形态现实;它必须得到缔约各方真诚愿望的支持,这样它才能发挥作用,并被视为持久和平,而不仅仅是休战,在此期间他们可以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与雅典-斯巴达的“三十年和平条约”相比,我们可以发现,“它至少包含了持久和平的第一个基本要素,即现实主义.由于没有一方被证明有足够的力量单枪匹马击败另一方,承认两个元首的优势的和平条约符合事实,从而给未来的稳定带来希望”。它是两个大国稳定关系和持久和平的头号结构性动能。然而,“和任何解决方案一样,这个和平条约包含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互不信任并没有消失。许多雅典人并没有放弃雅典统治的梦想,以及不受挑战的霸权和全面扩张的梦想。许多斯巴达人和伯罗奔尼撒人仍然害怕这些野心,也许其他人认为强大雅典的存在本身就威胁着希腊国家的安全和独立.雅典人非常担心,斯巴达只是嫉妒等待合适的时机来摧毁雅典帝国。科林斯发现雅典在科林斯湾的纳巴图保留了一个据点,他不会高兴的.所有这些都是危险和不稳定的可能来源”。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虽然战略上的猜忌不断增加,偶尔也有权力越轨,尤其是在雅典,但十几年来,雅典和斯巴达始终大体上相互尊重,而在此期间,各自国家瞄准对方的主战派始终没有崛起,最多只有战略防范派。至于这一时期雅典政治领袖伯里克利的根本外交政策目标,用伯罗奔尼撒战争最权威的学者、耶鲁大学古典历史教授唐纳德卡根的话说,就是“与波斯和斯巴达都保持和平,捍卫雅典的尊严,牢牢控制帝国”,尽管这些目标之间存在潜在的严重的内部紧张。总之,可以说,多年来,维持两个大国关系稳定的政策动能在雅典和斯巴达都相当强劲。
但也有结构性和政策性动能倾向于受损倾覆,而且是逐渐增加的。两个大国对“战略空间”的争夺,尤其是雅典最后对斯巴达的盟友或“亲戚”和“皈依者”的严刑峻法和残酷打击,导致两个大国迅速滑入修昔底德的陷阱,继而陷入其中。从广义上讲,这一过程经历了近十年,在此期间,雅典日益扩大皇权,实行日益严酷的帝国统治,而斯巴达在其主要盟友科林斯和底比斯的鼓动和催促下,对雅典深恶痛绝,对雅典越来越恐惧和嫉妒。更有甚者,两个集团下属成员之间的冲突迫使主要成员站在盟友一边进行武力干预,从而引起或加重对方盟友的深仇大恨。这方面影响最大的是公元前433年,雅典舰队为科尔基拉击退了科林斯舰队。所有这些都是结构性和政策性的,两种动能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两大实力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紧张甚至危机,但终究没有熬过最后一次。跌到谷底后是无法逆转的,因为大国从来不会“投降”,大国进入大国之间的大冲突后总是会战斗到底。任何对付失败者的武器或可以想象的威慑效果都被认为是可疑的。各种导致大冲突的动能,启动后要消除并不容易。第一,两强之间存在内部竞争和冲突动能。他们的鹰派总是客观上给对方送弹药,为了打败自己的鸽派。然而,鸽派的暂时成功往往导致失望,从而进一步加强了鹰派的力量。其次,两个大国的恶性互动存在升级效应,因为虽然双方都不想打大仗,但也都不想牺牲各自界定的、往往被夸大的切身利益和民族尊严;第三,“第三方”在促进竞争和冲突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极难消除的,因为两个大国在空间上都有广泛的利益,甚至广泛的关键利益。广义上的“第三方”可以说是两个大国之间广泛、复杂、多元的战略外围,或者说是“争天抢地”。
挑战者衰落关于现状的动态过程有一个共同的基本逻辑:挑战者一次次受益于有限的推进,因此往往缺乏足够的意志来降低最终冲突的动能。同时,为了避免摊牌,不断下滑的现状一次次的收缩退让,所以很可能他们最终会认为无路可退,从而决心一搏。挑战者倾向于忽视或轻视“胜利的顶峰”,而现状倾向于忽视或拖延“撤退的底线”。
你可以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但只能在“时间点”之前,而且不要太晚。这个“时间点”的概念是唐纳德卡根(Donald Kagan)教授提出的,旨在微妙地质疑修昔底德关于伯罗奔尼撒战争不可避免的理论。卡根在其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的开头写道:“当修昔底德提出伯罗奔尼撒战争不可避免时,他当然是对的。也就是说,在武装冲突爆发前的某个时刻,不可能改变导致战争的进程。”然而,他接着强调,“我们不要忘记,在其他时候,人们可以在几种可能性中自由选择,从而影响他们的命运或好或坏”。
公元前433年至公元前432年,实际上被卡根认定为这个“时间点”,因为当时雅典暴力镇压了帝国封臣波西亚的叛乱,颁布了《梅加拉禁令》禁运令,抵制斯巴达的盟友麦加拉。根据卡根的调查,这些都是针对斯巴达的主要盟友科林斯的。此时距离斯巴达宣战还不到一年,距离战争真正开始还不到两年。请记住:前两位可以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但只能在一个“时间点”之前,不能太晚。
为时已晚的根本证明是在最后时刻,也就是公元前432年7月的斯巴达公民大会上,通过投票宣战。在投票之前,即使斯巴达和平派的领袖,斯巴达国王阿尔奇丹发表了精彩的演讲,试图让公民大会朝着和平避免战争的方向前进,但仍然无济于事。我们可以归咎于斯巴达公众的非理性激情、粗略理解、过度怀疑、过度恐惧和一厢情愿,以及其盟友科林斯的蓄意煽动,这些因素击败了(正如他们在历史上经常做的那样)理性、精致、适当的限制、审慎甚至传统。但另一方面,鉴于雅典帝国的暴虐甚至暴力,以及波西亚和《梅加拉禁令》事件不可避免地造成或强化了雅典的凶悍残忍印象,斯巴达民众很难不加剧对雅典的猜疑和敌意。无论是雅典还是斯巴达的主要政党都没有(也很难)提出令人信服的论点,可以让他们在这方面感到安心。尤其是雅典的政治领袖佩里克莱斯,他将帝国内部或外部的强硬政策与对斯巴达的温和政策完全割裂开来,认为只要对斯巴达本身温和,就可以永远保持两个强国的和平,这样雅典在帝国内部甚至外部几乎可以为所欲为,而这是不可能的。就此而言,修昔底德陷阱在于——-伯罗奔尼撒战争,这场战争起源于——年雅典和佩里克莱斯的帝国主义。卡根没有看到这一关键点。修昔底德的“雅典权力的增长及其在斯巴达引起的恐惧”理论似乎触及了这一点,他的伟大历史记述使我们能够理解这一点。
修昔底德的记载和论证,充满了他眼中对雅典、“雅典信条”乃至人类政治实践的哲学反思——悲剧性的深刻反思。它们生动地反映了修昔底德的悲观主义,即他坚信“雅典信条”在创造和扩大其权力后几乎必然导致雅典的疾病和毁灭。他相信这一信条,并超越和鞭挞它。他强烈而生动地暗示了“恐惧、荣誉和利益”在驱动人类政治,尤其是强者政治中的强大力量。同时,修昔底德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根本性的警示,那就是在极度迷信这种力量的政治共同体中,他们几乎肯定会导致自己的垮台。
简短的结论
总之,近代早期英法两国80年稳定关系的基本条件是既分离又兼容。“不接触”的意义是几乎没有直接的重大竞争,所以他们彼此相安无事,因为他们每个人首先着眼于国内——的变化——这是他们国力陡增或被复兴的最重要的条件,也因为在这个最重要的条件得到满足之后,他们首先从事上述的“区域性”而不是整个体系的突破。英法当时长期稳定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两个结构性动能。
70多年来,西汉帝国与匈奴帝国总体上和平相处,甚至“约昆弟”,名义上有其形式上的和谐关系。汉初君主屈辱的“朝贡和平”提供了足够的政策动力,不仅终结了西汉的致命厄运,也逐渐积累了丰富的资源等条件,最终摧毁了暴虐的匈奴帝国。就汉匈关系的长期稳定或稳固而言,来自汉帝国几代君主的政策动能是决定性的。
雅典和斯巴达的稳定关系始于“三十年和平”协议:他们在所谓第一次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时缔结的和平条约,大致打成平手,可谓“新型大国关系”的开端。虽然多年来维持两个大国关系稳定的结构性和政策性动能都相当强劲,但也存在倾向于损害和颠覆稳定的结构性和政策性动能,而且它们在逐渐增加。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是可能的,但只是在一个“时间点”之前,而不会太晚。雅典对波西亚叛乱的暴力镇压,以及对斯巴达盟友麦加拉的禁运和抵制,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使其无可挽回地度过了这个宿命的“时间点”。致命的错误是成对的,说明这不仅是政策上的,也是结构上的。不可避免地,帝国产生了暴力政策。
最后,笔者不禁重复本文开头的一个悲观的试探性命题:无论古今中外,两个大国之间长久稳定的关系大多不是相对永久的,它们的激烈对抗甚至流血冲突最终都是不可避免的。一般来说,例外似乎是由于两种情况:前两名中的一个或两个因为重大的内部和外部原因而“跌出”强国行列,因此强国之间竞争的逻辑对它们不再成立;或者说,这两个“矩阵”不再是国际体系中的头号枢纽,因为第三强的崛起对两强中的一个或两个都是潜在或现实的威胁,两强关系的逻辑也相应发生变化。
数字经济智库
政治学和国际关系论坛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数字中国和“一带一路”建设,我们应该在数字经济建设过程中加强理论和实践交流。来自中国数字经济和“一带一路”建设的专家学者成立了数字经济智库,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力量。原商务部副部长担任名誉院长,著名青年学者黄、储殷领路。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是数字经济智库下的一个特殊平台。